
眼下,正值架豆陸續成熟、收獲時節。走進武山縣溫泉鎮東梁、大莊、斜坡等村,一排排細長翠嫩的架豆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運,到處一番忙碌豐收的景象,群眾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大莊村村民汪召定高興地說,“我今年種了2畝架豆,平均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每畝收入可達3500元左右,這比之前種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收入高多了。架豆種植周期短、收益高,政府還有補貼政策,明年啊,我還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今年以來,溫泉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一號工程”,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周密部署,大力扶持培育架豆、中藥材等特色富民產業,有力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一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到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著力點,結合我鎮地域條件和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將架豆種植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重要舉措,落實了重點連片種植區域和種植農戶,在斜坡、大莊、草川等村建成300畝以上架豆示范點6個,全鎮架豆種植面積達到3200畝。

二是全面強化宣傳動員。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和鎮村兩級干部按照鎮黨委、鎮政府安排部署,多次深入村組農戶、田間地頭,通過廣播宣傳、召開村民大會、入戶做群眾思想工作等形式,大力宣傳產業扶貧相關惠民政策,積極引導動員適宜區域群眾種植架豆、中藥材等產量高、見效快的特色優勢產業,群眾種植積極性也不斷提高。

三是全力保障補貼物資。持續加大對貧困群眾的產業扶持力度,鎮農技服務中心積極協調農資調供工作,不斷加強對農膜、農藥、化肥等物資的及時供應。通過對集中連片區域架豆種植免費發放支桿、補貼地膜等方式,極大減輕了貧困群眾負擔。截至目前,累計發放架豆支桿160萬余根,地膜26余噸,發放各類農藥合計3萬余元。6.10雹災后累計發放架豆種子1500公斤用于災后補種,最大限度降低群眾損失。

四是扎實做好指導培訓。堅持把提高貧困群眾的產業增收能力作為發展富民產業的重要抓手,通過勞動力技能培訓、脫貧大講堂等方式,協調組織農業種植專家和農技人員及時開展培苗技術、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培訓與指導,進一步增強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信心和能力。截至目前,全鎮共舉辦架豆、中藥材種植技能培訓12期,流動講習所現場指導44余次,發放培訓資料650余冊,培訓群眾1100余人次。

(流動講習員為群眾講解架豆搭架種植技術)

(架豆種植技能培訓)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