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武山縣委書記索鴻賓帶領縣委辦、扶貧、人社、財政、稅務、金融辦等單位負責人,專題調研“扶貧車間”建設運行工作。他強調,要緊盯脫貧時序和群眾增收,加快培育壯大扶貧車間,廣泛吸納貧困群眾就業,切實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堅決打贏打好整縣脫貧攻堅戰。
索鴻賓一行深入到大林技校扶貧車間、鴛鴦和樺林兩鎮扶貧車間,實地了解了車間的運行模式、貧困戶就業、產品銷路等情況,并與車間工人親切交流,詳細詢問她們的務工收入、生產生活情況。

索鴻賓指出,脫貧攻堅關鍵是致富產業。建設扶貧車間就是為了增加貧困勞動力脫貧致富的門路,讓貧困群眾真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索鴻賓強調,人社、財政、扶貧等部門要緊密協作配合,不斷完善“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百姓參與”的模式,加快制定完善相關獎補政策,協調解決扶貧車間在建設運行過程中的融資等難題,最大限度減免扶貧車間用水、用電、廠房租賃等費用,努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讓扶貧車間遍地開花。要及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培訓和咨詢服務,結合工作中掌握的市場信息、政策信息幫助和指導車間轉型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充分發揮人力和資源優勢,拓寬產業門類,加快建設服裝加工、麥稈畫、柳編、竹編、玉器加工等類型多樣化扶貧車間。各鄉鎮要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整合閑置的校舍、老舊村委會和可利用的房屋,在鎮區、人口較多的村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扶貧車間,實現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要加大車間用工信息宣傳力度,引導貧困群眾和返鄉青年就業創業。扶貧車間要合理建立勞資關系,盡最大努力提高貧困群眾收益,一方面促其增收,另一方面調動工作積極性,努力創造出更大效益,實現扶貧車間和貧困群眾的雙贏。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