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武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主持召開縣政府第三十次常務會議。副縣長何敬忠、李慶山、聶衛東、李康寧、令軍強、高春霞、馬學軍出席會議,縣政協副主席駱育喜、縣政府法律顧問及縣直相關部門、有關鄉鎮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聽取武山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情況匯報,研究審議了《武山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武山縣暴洪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實施方案》《武山縣2018年暴洪災害災后重建方案》《武山縣限額以下政府投資項目前期工作暫行規定》《武山縣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基本要素“一表清”》《武山縣投資項目并聯審批流程圖》,研究了聘請縣政府經濟科技商務顧問等相關事宜。
會議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實施,旨在通過稅收杠桿,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夯實生態環保基礎的高度,充分認識環境保護稅開征的重要意義,認真組織學習,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全社會環保意識和法治意識,依法依規推進環保稅法的順利實施。稅務、環保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信息數據交換共享,加大征收管理力度,切實做到應收盡收。
會議強調,縣政府班子成員和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樹牢“四個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始終牢記使命重托,著力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扶貧開發、保護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改進干部作風等方面加壓奮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嚴格落實省政府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十不準”規定,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持續推進“接放管服”改革和“四辦”改革,以作風的大轉變促進工作效能大提升。要層層壓實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強化跟蹤問效,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
會議強調,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牢固樹立環境保護紅線意識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各項環保政策,全面落實《武山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推動全縣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嚴守生態環保底線,持續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深入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全面落實河長制責任,依法嚴厲查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構建生態和諧、環境優美、干凈整潔的宜居環境。
會議強調,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縣,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深入推進質量強縣戰略,著力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加大假冒偽劣產品打擊力度,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水平,努力促進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強調,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對于保障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確保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具有十分重意義。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當前重中之重和中心任務來抓,強化責任擔當,認真履行職責,加快推進受損住房、道路、堤防、安全飲水、學校等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抓好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各項工作,確保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影響。
會議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進一步深化接放管服改革的有關要求,按照“整合流程,一窗受理、同步審批、信息共享”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全縣投資項目并聯審批改革工作。要全面優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建立完善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工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促進投資項目審批提速增效,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環境保障。
會議指出,聘請縣政府經濟科技顧問和縣長商務助理,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引領作用,對于進一步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實施科技強縣戰略,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相關部門要主動加強與聘請專家學者的聯系溝通,充分發揮專家顧問及其團隊的智力優勢,為我縣發展建言獻計、出謀劃策,更好地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