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武山縣咀頭鄉正茬+復種架豆種植示范基地——庫洞、新泉、白堯、吳莊等村,扁長的架豆掛滿了支架,滿綠脆嫩的架豆充實著一道道山灣、一道道坡梁,一塊塊“豐腴”的大地正卯足了勁,盡情回報著辛勤耕耘著的群眾,田間地頭、村頭村尾的歡聲笑語訴說著連日來架豆價高量大銷路好的大好事,一排排架豆下,種植群眾正忙著采摘,臉上掛滿了說不完道不盡的喜悅。

近年來,咀頭鄉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產業扶貧的安排部署,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一號工程”,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結合全鄉地域條件和產業發展實際,通過創辦示范點、推廣新優品種、優化技術服務,不斷提升架豆、辣椒、中藥材種植的規模化和規范化種植水平,架豆、辣椒、中藥材種植已成為咀頭鄉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支柱產業,有力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為如期實現整鄉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接連遭受6.10冰雹,6.25和7.10暴洪災害后,咀頭鄉不等不靠,科學決策,及時組織鄉村兩級干部深入村組、田間地頭,積極組織群眾對受災農作物的地塊進行整理并做好改復種工作,通過鄉村兩級干部及廣大群眾的通力合作,在遭受冰雹最嚴重的王山、咀頭、張溝、吳莊等村全面完成改復種架豆600多畝。

目前,全鄉種植的600多畝改復種架豆喜獲豐收,平均畝產3000斤,價格持續走高旺銷,市場價每斤均在3.8元至4.5元之間,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短平快、穩增收、銷路暢的架豆種植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嘗到了架豆這一富民產業的甜頭。下一步,咀頭鄉將持續加大對架豆、辣椒、中藥材等富民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科學合理布局,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以抓咀頭優勢、咀頭特色、抓加工、建冷庫、抓銷路、拉長特色產業鏈條為突破口,確保咀頭高原夏菜產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跨越式發展。(通訊員 李全勝)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