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文明不僅是地域環境之美,更是群眾人文素質的整體展現,更為提振群眾精氣神增添了后勁動力。近年來,武山縣嚴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美麗鄉村建設“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指示要求,以徹底改變村容村貌和群眾精神面貌為抓手,持續在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改變群眾生活陋習上下功夫,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升級版。

(入戶動員做群眾思想工作)

(拆除塌房爛院)

一是開展“清爛”行動,深入研究謀劃,入戶宣傳動員,幫助引導群眾及時拆除殘垣斷壁、塌房爛院,解決群眾住房改造中“遷新不拆舊”“建新住舊”等問題。目前楊河等鄉鎮正在全力推進,已拆除塌房爛院21間。

二是開展“破舊”行動,全面拆除農村道路兩側、公共地段修建的圈舍畜廄和旱廁,避免群眾對村級集體資源的侵占,截至目前楊河等鄉鎮已拆除亂占亂建圈舍廁所27處。

(清理道路兩側垃圾和雜草)
三是開展“治亂”行動,健全垃圾清運長效機制,配齊垃圾投放設施,動員群眾徹底清理村內生活垃圾、柴草糞堆、雜草樹木,幫助引導群眾做到庭院整潔有序、農具擺放規范、晾曬整齊合理、無柴草亂堆亂擺。

(清除村內破舊商業廣告)
四是開展“除廯”行動,嚴格落實避免視覺污染的要求,村莊保潔員、婦聯組織、共青團員齊心協力,全面清除村內商業廣告、破舊噴繪標語標牌和“僵尸車輛”,解決影響村莊環境美化的“牛皮廯”問題。
五是開展“改陋”行動,鎮村干部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經常深入到群眾家中,特別是五保、殘疾、貧困群眾等困難家庭,幫助他們清洗衣被、打掃庭院,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改善家庭生活環境,提振群眾精氣神。
六是開展“立新”行動,圍繞危房改造、政府兜底建房、易地扶貧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突出秀美鄉村、生態村鎮“原生態”主題,科學合理確定街道建筑、院落圍墻等建筑材料和色彩搭配,努力建設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清理僵尸車輛)

(拆除的塌房爛院)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