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武山縣隆重舉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人民廣場開放儀式。省文化館館長陳化平,省歌劇院院長李天圣,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璞銀,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縣政協主席李曉東以及縣四大組織其他在家領導出席活動。各鄉鎮、各部門負責同志,社會各界代表和群眾參加開放儀式。
上午10時,在新落成的人民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鮮艷的五星紅旗在人民廣場冉冉升起, 全體出席人員及廣大群眾一起見證了這個莊嚴而神圣的時刻。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宣布武山人民廣場正式開放,縣委副書記閆斌作致辭,縣委常委、副縣長何敬忠介紹武山人民廣場概況,開放儀式由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孫德銀主持。

近年來,武山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心聚力,苦干實干,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各項事業都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40年改革開放的浩蕩浪潮中,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50萬武山兒女不忘初心、開拓前行,眾志成城、砥礪奮進,用勤勞和汗水書寫了光照時代的歷史篇章,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寧遠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縣人民廣場的建成開放,正是武山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鮮活例證,是改革開放以來我縣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凝結著武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夢想,必將進一步提升全縣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武山人民廣場是縣委、縣政府順應群眾期盼,提升城市品味,規劃建設的集文化、集會、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廣場,也是武山歷史上第一個名符其實的人民廣場。該項目于2016年開工建設,今年9月底竣工,東側為縣體育館,南臨北濱河路,西鄰文體中心,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分為地下、地上兩部分。地下部分可停放198輛小型汽車,同時也具備人防應急避險功能。地上部分由活動廣場、旗臺舞臺、文化雕塑、綠化亮化四個部分組成,充分展現了武山的地域文化和獨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