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持貧困群眾種植豆角)
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異常艱辛的一年。這一年,武山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抓實落細“一戶一策”幫扶措施,舉全縣之力決戰脫貧攻堅,全年減貧4354戶1.82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54%,堅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
(龍臺鎮青山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
(硬化砂化通自然村道路438公里)
(安全飲水供水保障率達到95%以上)
(硬化村內巷道63.7萬平方米)
(實施村容村貌整治項目120個)
貧困鄉村基礎條件得到改善。完成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86處,供水保障率達到95%以上;硬化砂化通自然村道路438公里,硬化率名列全省第二;改造農村C級危房1727戶,易地扶貧搬遷入住1260戶;新建改建村級綜合服務中心45個,硬化村內巷道63.7萬平方米,安裝路燈4000多盞,實施村容村貌整治項目120個。各項指標均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整縣脫貧目標基本實現。
(扶持貧困群眾種植中藥材)
(武山豆角熱銷北京等城市大型超市)
(投入2668萬元扶持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
(投資2.04億元的光伏扶貧項目并網發電)
(在全省率先實施水果玉米異地種植產業扶貧項目)
(創辦扶貧車間25個)
(開發農村服務性崗位2217個)
(農村“三變”改革帶動5000多戶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貧困群眾收入持續增長。大力發展到戶產業,縣財政投入1200萬元,扶持貧困群眾種植豆角、中藥材。武山豆角熱銷20多個省市,實現總產值2.5億元,帶動貧困群眾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投入2668萬元,扶持2477戶貧困群眾發展到戶養殖產業。投資2.04億元的光伏扶貧項目建成并網發電,帶動361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156個貧困村每村分紅1.5萬元。在全省率先創新實施了水果玉米異地種植產業扶貧項目,帶動2000名貧困群眾人均增收4000元。積極促進就業扶貧,創辦扶貧車間25個,開發農村服務性崗位2217個,3000多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輸轉勞務10.68萬人次,創收21億元。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扶持甘肅伏羲藥業、東華山地農莊等一批承接主體發展壯大,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10家,引導群眾入股5538萬元,帶動5000多戶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為貧困學生落實各類資助資金5400萬元)
(實現“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報)
(開展到村義診活動)
貧困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面落實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政策,為2.9萬多名貧困學生落實各類資助資金5400多萬元,為6000多名貧困家庭大學生發放助學貸款3600多萬元;全縣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都能享受到“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報帶來的便利,實現了個人自負合規醫療費用超過3000元的部分全部由政府兜底解決。全面加強與天津市寶坻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對接協作,協調落實幫扶資金4494萬元,積極動員各級幫扶單位和社會各界投入資金3200多萬元,幫辦實事1200多件,有力助推了全縣脫貧攻堅進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貧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