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思路,堅持以提升醫療服務與健康保健水平為主線,充分發揮醫療人才作用,推動醫療衛生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持和健康保障。
培育人才夯基礎。把培育和壯大醫療人才隊伍作為醫療衛生事業的源頭性工程,2016以來引進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47名,其中2019年引進29名,已完成體檢工作。2016年以來,錄用“三支一扶”項目醫學畢業生12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醫學專業畢業生48名,安置農村醫學免費訂單定向生17人。先后選配150多名臨床骨干醫師、護理人員到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天津市醫大總醫院等省內外醫療機構進修深造。

加強培訓增技能。以思想政治、醫德醫風、政策理論學習教育為核心,以醫療保健、疾病預防、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等業務技能提升為重點,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持續在培訓提升上下功夫。采取縣內集中輪訓和縣外調訓的方式,每年集中培訓醫務人員3000多人次。舉行“崗位練兵”、技術操作“大比武”,采取現場模擬、競技比賽等方式,加強醫務人員的交流學習、互促互進。借力醫聯體平臺,醫務工作者廣泛參與省、市級三甲醫院對重大疾病的遠程會診和現場手術,著力提升臨床操作能力。
搭建平臺強服務。全面開展醫師多點執業,縣級醫療機構分兩批共派出208名中級以上醫師和5年以上住院醫師到鄉鎮醫療機構開展多點執業,使邊遠、貧困地區群眾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全力開展門診慢特病認定辦理工作,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成立門診慢特病認定中心,抽調醫師現場開展認定辦理工作,為慢特病患者開通了門診認定辦理的綠色通道。

深入一線解難題。做實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存在有病看不了、看病就醫難等情況的貧困人口,提供“送醫上門”“送人就醫”服務,對鄉、村兩級醫療機構可以診治的,立即提供“送醫上門”服務,對需向上級轉診的,由簽約團隊的鄉、村兩級人員負責聯系車輛,提供“送人就醫”服務,并由簽約團隊的上級專家負責聯系床位,做好醫療救治各項準備。截止目前,全縣累計“送醫上門”15220人次,“送人就醫”171人次。(武山縣信息中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