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武山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堅持生態體系建設優先原則,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尤其是今年,全縣各類造林增綠8.13萬畝,綠化美化村莊75個,栽植行道樹200公里,修復退化草場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增長1.3%。為了全面展示全縣植樹造林工作,武山縣融媒體中心聯合縣林草局推出《植樹造林綠武山》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為建設“生態武山”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植樹造林綠武山】系列報道之九
武山:造林綠化見成效 生態建設加速度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4月23日訊(記者 楊彥春 趙超 )武山縣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良好的綠色生態發展模式,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春季植樹造林建園作為推進國土綠化的重要舉措,突出重點、超前規劃、整體推進,以“生態優先、四季有綠、集中連片、高起點綠化”的原則,結合荒山造林、天定高速公路沿線南北兩山綠化,310國道、225省道、城沿公路等重點公路,以及縣直機關和各鄉鎮義務植樹等為重點,多樹種栽植,達到“一季有綠,四季有花”的綠化效果。

人間最美四月天。這個時節,沿著天定高速公路武山段一路東行,道路兩旁蒼翠濃綠樹木像一個個身姿挺拔的衛士,拱衛在道路兩側,放眼遠望,公路南北兩山郁郁蔥蔥的林木也格外顯眼。今年,武山縣以打造天定高速沿線“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的花海林地為目標,統籌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治理,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著力打造天定高速公路“綠色長廊”,在天定高速沿線高標準完成造林5.33萬畝。

國道310橫跨中國東中西部,是連接東中西部的大動脈之一。今年,武山縣按照“分片、定人、定責”的原則,對國道310武山段進行綠化。主要栽植雪松、雪景、櫻花、紫薇、金葉榆、塔柏等樹苗,打造國道310武山段“四十里花海林地”。

武山縣將重點公路綠化建設作為今年綠化重點工作,強力推進重點公路環境整治、建設工作,對轄區內225省道(杜楞至隴西直溝段)、城沿路的40公里開展綠化提升工程,夯實綠色生態建設成效,筑牢生態屏障。如今,225省道和城沿路40公里“美顏”度大大提高,國槐、云杉、塔柏等高規格樹種讓沿線村莊實現“房前紅花房后綠樹”。

為解決全縣造林區域坡陡、干旱等地域條件帶來的困難,有效提高栽種苗木成活率,武山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縣林草、水務、交通等部門銜接各項工作,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健全管護機制,在造林區域配套灌溉工程15處,建設100立方蓄水池20個,修建農機路30公里,“以水定林、以路造林”為造林綠化提供重要保障,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確保了綠化一片、成林一片。在鴉兒峽、趙坪造林點等地,放眼望去,綠茵茵的樹苗滿山遍野,扎根在荒山、荒地里迎風搖曳,生意盎然。

同時,武山縣把國土綠化與脫貧攻堅、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充分利用多種形式,以領導帶頭、日常強化、嚴格考核等督查方式,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造林綠化工作實效。大力開展城鄉綠化攻堅活動,以重點造林工程為抓手,政策為保障,技術為支撐,不斷通過荒山荒地造林綠化、重點公路兩側生態建設、美麗村莊建設和義務植樹造林等方式使全縣造林綠化工作成效不斷提升。

截止目前,全縣已完成春季造林綠化8.13畝,栽植行道樹200公里,栽植樟子松、火炬樹、香花槐、塔柏、云杉等各類樹種744萬株,修復退化草場1萬畝,森林覆蓋率增長1.3%,造林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森林質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生態武山建設全面加快。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