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武山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堅持生態體系建設優先原則,大力推進植樹造林工作,全面提升森林質量和效益。尤其是今年,全縣各類造林增綠8.13萬畝,綠化美化村莊75個,栽植行道樹200公里,修復退化草場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增長1.3%。為了全面展示全縣植樹造林工作,武山縣融媒體中心聯合縣林草局推出《植樹造林綠武山》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為建設“生態武山”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植樹造林綠武山】系列報道之十
武山:園林綠化 扮靚縣城
武山融媒體中心4月24日訊(記者 楊彥春 趙超 馬國棟)近年來,武山縣堅持“規劃引領、以人為本、突出特色、生態宜居”的建設理念,以“增綠、提質”為主線,扎實開展城區園林綠化提升行動,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全力打造街綠城美的生態宜居城市。
出天定高速武山出口向城區方向行走,北濱河路上用嫩黃樹苗栽植而成的“武山人民歡迎您”幾個大字格外顯眼,成為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幾年,武山縣重點對渭河兩岸南、北濱河路實施園林綠化工程,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突出武山地方特色元素,讓縣城南、北濱河路越來越綠、越來越靚,成為群眾休閑散步的長廊公園。
今年,武山縣計劃投資350萬元,組織實施武山高速出入口綠化及兩側輔導提升改造工程,其中綠化面積7400平方米,將此處建成城市窗口、生態綠島,讓外來客人一出高速就感受到武山的優良環境、武山人民的熱情和好客。
沿北濱河路向西行,渭北新區占地28.23畝的武山人民廣場寬敞開闊。廣場上,筆直的各類樹木在陽光下郁郁蔥蔥,顯得生機勃勃。武山縣投資47.6萬元,完成人民廣場綠化2764平方米,栽植各類綠植5600余株,建植草坪250平方米,讓群眾徜徉在“綠色氧吧”里休憩健身。同時,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原則,高標準、嚴要求,著力打造道路綠網建設。通過幾年的改造和建設,已完成城區主次干道31.7公里道路綠網建設,街道綠化率達90%以上,道路綠化網絡基本形成。
為進一步增加城市綠地量,擴展城市綠化空間,全面提升綠化質量和檔次,改善城市生態綜合環境,今年,武山縣投資480多萬元加快實施南濱河路西延段綠化工程。其中,綠化面積1200平方米,綠化植物配置以鄉土、少粉、干凈的樹種為主,疏密適當、高低錯落,形成一定的層次感,色彩豐富,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進行搭配,各類綠植共計6.5萬余株。植物品種有常綠植物刺柏球,觀葉大喬木銀杏、紫玉蘭、雪松,觀花小喬木紅葉季、紅葉碧桃、高桿金葉榆、日本晚櫻,灌木球有紫葉矮櫻球、丁香球、連翹、牡丹,灌木有紅檵木、金葉榆、水蠟、木槿等。各種灌木和草本類植物加以點綴,達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映襯出不同風格景觀的風采和神韻,表現出其獨特的氣質和性格。
目前,武山縣城綠化總面積64.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13%,城區樹冠覆蓋率21.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1平方米。城區初步形成了以南北濱河路、寧遠大道、西關門戶區、寧遠生態園、人民廣場、高速出入口等為主的綠化景觀布局,建成了以綠化、景觀、休閑、文化等融為一體的,風格特色鮮明的城市園林景觀。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