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5月13日訊(記者 楊彥春 趙超 王繼明 )武山縣沿安鄉注重群眾口碑,挖掘脫貧典型,評選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脫貧之星,弘揚他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激勵廣大群眾樹立不甘貧困、自強自立、勤勞致富的思想,凝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正能量,創造脫貧致富的寶貴經驗。

沿安鄉南川村村民汪倉德一家有4口人,屬建檔立卡貧困戶,201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200元。這幾年,通過扶貧政策支持,他家開始養牛、養羊,增加經濟收入。2018年,汪倉德家實現脫貧,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00元。如今,他家里的牛已發展到10頭,羊發展到10頭。今年,汪倉德被沿安鄉評為“脫貧之星”。
“我是親眼看著汪倉德家一步步脫貧的,從一頭牛到十頭牛,從一頭羊到十頭羊,靠養殖汪倉德脫了貧、致了富。”談起汪倉德的致富路,南川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張利紅深有感觸,“下一步,我們將把汪倉德的經驗在全村、全鄉推廣,讓更多的群眾找到適合自己致富的路子。”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家庭收入穩定提高,汪倉德妻子趙小紅說:“非常感謝黨的政策,我們要努力把日子越過越好。”
相隔不遠的中川村,距沿安鄉政府2公里,村民蘇滿紅正在牛舍里給30頭牛喂草。蘇滿紅家有6口人,父母年老體弱,妻子要照顧兩個孩子上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主要收入依靠養殖和種植中藥材。看到蘇滿紅對養牛有一手,幫扶干部圍繞扶貧貸款、產業發展等方面政策,精準施策,對他家制定了脫貧計劃。2014年,靠增加養牛數量蘇滿紅家實現脫貧。同時,蘇滿紅家的養牛廠也吸納了5戶貧困戶就業,帶動了這5戶貧困戶增加收入。2019年,蘇滿紅家年收入45000元,徹底告別貧困,實現小康。

“政府幫助我養了30多頭牛,下一步我計劃再擴大規模,再建修牛場,以后還想再養些羊,帶動村里村民跟我一起發家致富。”蘇滿紅不怕吃苦、敢闖敢拼的精神贏得了周圍群眾的贊譽,得到了村班子的認可,在今年評為“脫貧之星”的他,成為了人們口口相傳的致富能人。
“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沿安鄉找準定位發展產業,通過科學種植、養殖、加工業、經營、務工等途徑,讓更多群眾不僅有了“魚”,還有了“漁”。

為了進一步激發群眾學習先進、爭當典型的積極性,沿安鄉通過村級評選、鄉級審核把關,今年評選出在勤勞致富、發展產業、轉移就業等方面非常突出的16名脫貧戶為“脫貧之星”。沿安鄉副書記包紫明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挖掘先進典型,在全鄉樹立榜樣,讓脫貧之星作表率,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