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7月29日訊(記者 趙超 董世雄 實習生 馬晶晶) “你們看,這一棵棵花椒正像大家說的‘臉紅心黑葉子麻’。”近日,記者走進武山縣四門鎮下灣村高山農興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花椒地里,滿山“紅燈籠”掛滿綠枝頭,采椒工唱著豐收的秧歌,講著花椒的段子,一副歡天喜地的豐收畫卷。進入農歷六月,下灣村的花椒紅了。

下灣村高山農興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主打以花椒、核桃、水稻種植,生態魚特色養殖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花椒園位于下灣村東梁山上,主要種植品種有秦安一號大獅子頭大紅袍、天水伏椒和八月椒,目前吸納入股貧困戶23戶。這里海拔160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0ml,夏季日照時間長11小時,充足的光照保證了椒樹的健康生長和花椒品質。合作社負責人毛元平介紹, 今年有百分之七十的花椒達到盛果期,畝產接近1000斤,預計干花椒能有2000斤左右,大概能收入15萬元左右。

合作社帶動群眾增收效益明顯,農忙時吸納周邊閑散勞動力50多人常年在園區勞作。73歲的老人柏書卓告訴記者,她在合作社已經干了四個年頭了,趁著農閑就過來,在家門口多一份收入。最近合作社花椒好了,合作社組織村里的閑散勞動力都過來摘花椒,一斤3元,年紀大點的一天能摘25-30斤,可以掙七八十塊錢,年輕人摘的快,一天可摘40斤花椒。

“不管是水稻還是花椒,我們的理念是‘種出健康,養出健康’,利用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種出綠色、安全、放心農產品。”毛元平說,目前合作社已成功注冊“古貆道”商標,今后將走農業品牌化道路,提升農產品質量,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互聯網+農產品+農業服務”體系建設。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