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于人民。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省、市、縣宣傳部的相關要求,武山縣融媒體中心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全景式呈現武山縣廣大干部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深入刻畫基層干部群眾守望相助的團結、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零距離傳遞群眾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講述他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小康故事,進一步匯聚全縣人民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1日訊(記者 王越 張亞亞)金秋時節,果蔬飄香。走進武山縣洛門鎮汪溝村焦山果品種植基地,一顆顆紅彤彤的“東梁渠”蘋果恰似一個個紅燈籠掛滿枝頭。紅果和草地間,倚身樹旁,閉眼使勁吸氣,濃郁的果香充斥鼻腔,一幅“蘋果紅、村民富、鄉村美”的秀美畫卷呈現在大家面前。

流轉土地500余畝的汪溝村焦山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集蘋果種植、苗木培育和出售為一體,并立足當地土壤、光照等優勢,全力打造蘋果產業,給果農從政策上傾斜、資金上扶持、技術上指導,全村蘋果發展呈“燎原之勢”。蘋果產業已經成為焦山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鐵桿莊稼”和“綠色銀行”。

“我們的蘋果汁液多,香氣濃郁,口感好,風味獨特。”合作社負責人牛寶榮高興的翻著手機,向大家展示她去年通過微信銷售的成果,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堅定。去年,牛寶榮通過網絡銷售,蘋果賣了20多萬元。今年,牛寶榮期待的新豐收就在眼前。

成立于2013年的洛門鎮汪溝村焦山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2017年成功注冊蘋果商標“東梁渠”,以優質的果品打造自己的品牌。2018年蘋果產量達到400噸,銷售額達到200萬元,已初步實現種植、養殖、加工、貯存、銷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合作社搭建的電商平臺更是發揮了積極作用,電商銷售額約占25%,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武山縣洛門鎮緊緊依托國家農業產業扶貧政策,以發展種養殖生態產業鏈、生產高品質果品為目標,逐步向高產、優質、低耗和高效方向發展,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同時,各村合作社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吸納周邊閑散勞動力,聘用當地貧困戶長期務工,為村民就地就近務工提供了更多崗位。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