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保證盤古水源保護區劃分的科學性、合理性,9月9日,武山縣召開盤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討論會。副縣長劉曉宏出席會議,各鄉鎮分管負責人和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技術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相關人員詳細講解了《武山縣盤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審議稿)》,聽取了縣上關于灘歌鎮王家樓河流型水源地、榆盤鎮蘇家河流型水源地、馬力鎮五家河河流型水源地、洛門鎮劉坪村地下水型水源地、鴛鴦鎮鴛鴦村地下水型水源地等5個“千噸萬人”供水工程水源保護區劃分意見;相關鄉鎮、部門對《技術報告》進行了討論并發表了意見,甘肅省地礦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對各單位提出的意見進行了答復。
會議強調,要因地制宜合理劃分水源保護區,突出科學性、前瞻性、針對性,以有利于水源保護為目標,因地制宜優化水源布局,統籌城鄉供水和水源保護,實現水源地相對集中、集中保護、降低成本、減少風險。要推進水源地標準化建設,在劃定保護區后,要啟動水源地保護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水源地保護相關制度,建立健全水源地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水質監測、風險應急等水源地環境保護機制。要實施嚴格的保護措施,堅持水陸兼治,嚴格限制水源地上下游水域及相關陸域范圍內的開發利用活動,嚴格禁止、限制與水源保護無關的建設項目,確保飲用水水源保護落到實處。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