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六穩”是穩定經濟基本盤,是經濟戰略;“六保”是保障基本民生,是底線任務。面對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面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形式,武山縣委、縣政府因勢而謀、迎難而上、積極作為、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各項工作。為此,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抓“六保” 促“六穩”】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全縣人民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的新風貌、新經驗、新成果。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16日訊(編輯 李竹青)自2016年來,武山縣財政每年落實豆角產業扶貧專項資金1000萬元,為農戶免費供應支架、肥料、種子等農資,切實提高農戶發展豆角的積極性。2019年,全縣種植豆角達到了5.3萬畝,產量10.6萬噸,產值3.5億元,畝均收益5000元以上。豆角已發展成為全縣種植區域最廣、面積最大的高原夏菜,也是群眾增收最快的富民產業之一。

在資金扶持保障方面,武山縣充分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引導群眾用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扶貧互助協會借款和信貸產品,創新“銀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金融扶貧模式,有效解決了群眾發展產業資金短缺的難題。

在調整種植結構方面,在山區大力推廣“菜—糧—油”兩年三熟高效種植模式。通過對比算賬、觀摩學習,引導群眾轉變經營模式,調整產業結構,掌握種植技術,并按照不同海撥地域條件,指導群眾錯開播種時間,實現了正茬和復種豆角錯季種植、均衡上市,保證了豆角銷售價格的持續穩定。

在延長產業鏈條方面,建成國家級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和15個鄉鎮農貿市場,新建了一批產地微型市場,通過發展壯大運銷經紀人隊伍,推行農超對接、電子商務、定點直銷等模式,有效保障了豆角順暢銷售。引進建設了洛門5萬噸冷鏈物流、金鑫萬噸冷鏈物流等項目,合理調節產品供銷,有效降低市場風險。扶持金隴公司、森源果蔬等龍頭企業發展豆角精深加工,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了貯存、加工、包裝、運銷一體化的營銷體系。

此外,武山縣還全力打造優質品牌,制定了豆角產業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健成覆蓋全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武山豆角”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積極舉辦參加各類推介活動,武山豆角遠銷北京、哈爾濱、沈陽、鄭州、新疆等20多個省市,“武山蔬菜、天然好菜”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樹立,有力助推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