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關于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打造農業農村品牌,展示新時代農民形象,推動豐收節成風化俗,武山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慶豐收 迎小康】系列報道,全方位展示農民用汗水換取豐收的喜悅之情,以及全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9月21日訊(記者 包玉霞 楊同慶 郭韻 管秋勇)“調整結構促發展,民逢盛世慶豐收”。9月18日,以“金秋慶豐收 消費助脫貧”為主題的溫泉鎮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月活動啟動,農民通過曬碩果,慶祝屬于自己的節日,表達豐收的喜悅之情。

活動現場,用金黃的玉米棒子搭建的小房子、一顆顆紅彤彤的花牛蘋果、一根根細長鮮嫩的豆角、一串串紅艷艷的辣椒、一罐罐香甜的蜂蜜無不表達著“我們豐收了”,群眾一邊欣賞著碩果,一邊聽著豐收的歌曲、跳著豐收的舞蹈,歡聲笑語不斷。

近年來,溫泉鎮黨委、鎮政府重視產業發展,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一號工程”,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以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周密部署,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持續發展壯大架豆、蘋果、中藥材等特色富民產業,“東梁蘋果”、“草川中藥材”等農業品牌效應日漸凸顯。按照政府引導、試驗推廣、資金補貼的模式,圍繞“抓產業、調結構、促增收”的總體思路,在全鎮范圍內分區域發展高原夏菜、中藥材、林果業、特色養殖等特色農業產業,在英咀、趙莊、溫泉、盤坡等8村建成蘋果、啤特果、核桃等果園3800余畝;在大莊、溫泉、田河、斜坡、何灣等村建成花椒園1500余畝;在東梁片區、草川片區發展豆角產業4800余畝,畝均產值約5000元,總產值達1900萬元。通過專業合作社帶動,在杜溝、大坪、小南等村種植烏龍頭400余畝。同時,持續開展消費扶貧活動,通過與幫扶單位聯系對接、鎮村干部“線上+線下”銷售等方式,大力宣傳貧困群眾的特色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有力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