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0月4日訊(記者 武融融)10月4日,武山縣舉行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試驗田項目開工儀式,標志著武山縣耕地提質改造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育明出席儀式并宣布項目開工;中勘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鄭文鑒,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康永,縣政協副主席郭遠,以及縣直相關部門、鴛鴦鎮負責同志及部分群眾代表參加開工儀式;縣政府副縣長令軍強主持儀式。
鄭文鑒講話表示,中勘天成作為自然資源系統老隊伍,將發揮在自然資源領域的投資、技術與項目運作經驗等優勢,結合武山縣實際情況和當地發展規劃,融入公司實施旱改水項目所一貫秉承的“因地制宜,綠色高效”的服務理念,響應國家關于“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號召,大力推動武山縣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的順利進行,為武山縣自然資源領域提供全過程咨詢、全方位投資和全流程技術服務,在武山縣共同探索基于土地整治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振興”模式,為建設生態文明綠色美麗的武山縣而添磚加瓦。
令軍強要求,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既堅持程序到位、依法辦事,又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為項目推進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緊密結合全縣實際,穩步推進土地流轉、產業發展等工作,在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利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全面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和占補平衡體制機制,實現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并舉保護,形成保護更加有力、執行更加順暢、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護新格局,今年7月31日,中勘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與武山正式簽訂《武山縣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聯營合作投資框架協議》,用5年時間在全縣范圍內實施5萬畝的耕地提質改造(旱改水)項目,進一步增加水田面積及改善耕地土壤質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促進土地集約化利用,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