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武山縣搶抓項目,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累計爭取國家和省級項目資金32.8億元,實施各類投資項目553個,總投資510.8億元。在全市重大項目建設觀摩檢查中,我縣項目建設工作連續三年受到市政府的肯定和表揚,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武山速度”“武山模式”“武山現象”。利用社會資本創新實施了西梁灌區農田水利高效節水灌溉等4個市級重點PPP項目,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國道310線武山段升級改造、省道225線武山山丹賀店至岷縣公路、縣道208線城沿公路縣城至龍臺段拓寬改造等一批公路建成通車,新建渭河大橋6座,新增高效節水灌面3萬畝,興修優質梯田10萬畝、堤防62公里、灌渠28公里,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城市建設全面加快,渭北新區、東城區、老城區和洛門鎮區開發快速推進,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縣級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智能立體停車場、無干擾地巖熱供熱等市政設施,回應群眾期盼實施了縣熱源廠和城區第二水源工程、供熱供水管網改造、生活垃圾處理等一批民生項目,有效解決了城區供水不穩定、供暖質量不高等問題。爭取實施了縣人民廣場、洛門市民廣場、縣體育館、寧遠文化藝術中心、南濱河路景觀提升改造、北濱河路健身步道以及公廁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建成市政道路11條,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9個,新建住宅小區43個,城區面積擴大到15平方公里,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城崛起在渭河之濱。
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實施了馬力、鴛鴦、溫泉等鄉鎮鎮區基礎設施提升項目,新建鄉鎮加油站8座,布設金融服務網點92個,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3%。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