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3月24日訊(記者 趙超 董世雄 車彤瑤)抓好項目建設,既是穩定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也是增強發展后勁的長遠之策。開年以來,武山縣緊緊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開足“馬力”,卯足“牛勁”,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轟隆隆、叮當當……”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在武山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建設工地,工人們頭戴安全帽,有的在進行樁基作業,有的在開挖土方,還有的在按照建筑工地“六個百分百”要求進行室內清理、地面整理等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景象。

總投資6.34億元的武山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是歷屆縣委、縣政府多年來立足縣人民醫院占地面積小、基礎設施滯后、功能布局不合理、發展空間和承載能力不足等實際,順應群眾呼聲,著眼長遠發展,大力實施“健康武山”戰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有效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題而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項目于2020年6月開工建設,目前正在進行基礎施工。為了啟動“快進鍵”,根據項目總體進度的要求,今年春節給工人放了18天假,從2月22號開始,管理人員進廠組織復工復產,目前勞動作業人員全部就位。“今年的建設目標就是完成主體施工,明年進行裝修施工。”武山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項目經理李方茂說。
武山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計劃2022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全縣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徹底解決縣醫院承載力不足和床位緊張的問題,改善全縣醫療基礎設施條件,滿足群眾就醫需求,促進形成“大衛生”“大健康”“大發展”的新格局。

與武山縣人民醫院異地遷建項目相隔不遠,武山縣第一高級中學遷建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在陽春三月這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一棟棟已經粉刷好的學生宿舍、一排排整齊的教學樓格外耀眼。
武山縣一中遷建項目占地206畝,總投資3.93億元,主要包括教學綜合體、辦公用房、圖書館、報告廳、展覽廳、開放空間、宿舍、教師公寓、食堂、操場、運動場等。該項目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中的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進行運作,合作期限18年,其中建設期2年。項目于2019年3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我們24棟單體已經全部封頂,裝飾裝修已經進入結尾階段。室外的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預計月底將完成遷建項目的整體施工任務,9月份達到移交的條件。”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高旭軍說。

武山縣一中遷建項目建成后,可提供150間普通教室,滿足6000名學生高中階段教育學習的需要,將進一步優化全縣優質教育資源布局,有力推動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也將是武山學子走向成功彼岸的橋梁,走向詩與遠方的階梯。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