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動鄉村振興 選優建強過硬隊伍
——武山縣圓滿完成鄉鎮黨委換屆工作

今年以來,武山縣圍繞“繪出好藍圖、選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樹立好導向、形成好氣象”目標任務,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選配,圓滿完成鄉鎮黨委換屆,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鍛造了過硬隊伍。

堅持黨的領導,壓緊壓實主體責任。縣委牢牢把握換屆工作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縣委先后5次召開會議定方案、聽匯報、抓調度,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包抓鄉鎮、專題調研、一線推動。縣委聚焦換屆中心任務和關鍵環節,精心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和目標任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建立了縣級領導包抓聯系制度,30多名縣級領導全覆蓋包抓,全過程把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抽調20多名政治素質好、從事過換屆工作的領導干部組成5個換屆指導和風氣監督組,對關鍵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對換屆風氣進行全程監督。堅持把培訓貫徹換屆全過程,縣鄉兩級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模擬演練等形式,開展換屆知識業務培訓50場次1870人次。

理清發展思路,繪就美好發展藍圖。圍繞繪出好藍圖,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按照報告起草“三實三符”(發展思路實、目標任務實、推進措施實,符合組織要求、符合群眾期盼、符合鄉鎮實際)的目標要求,建立了“三下三上三審”(拿著課題下去,匯集民意上來;提出框架下去,謀得共識上來;擬出初稿下去,征得建議上來;起草指導組和包鄉領導審閱、鄉鎮黨委審定、黨代會審查)“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報告起草審核機制。建立了工作報告審簽備案制度,通過“鄉鎮紀委書記、黨委書記、縣級指導督查組組長、縣委報告起草指導組組長、縣級包鄉領導”五簽字,層層審核把關,確保報告思路清晰、符合實際、體現民意、上下銜接。

立足事業發展,選優配強領導班子。著眼于選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按照“注重工作實績、優化班子結構、拓寬選人視野、推進干部交流、激發工作活力”的原則,堅持把功夫下在換屆之前,了解掌握優秀干部240多名,為換屆選人用人拓寬了視野、儲備了人才。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注重選拔能夠推進鄉村振興、善于處理復雜問題、能夠駕馭復雜局面的優秀干部擔任黨政正職,優化調整鄉鎮黨政正職20名,配備35歲以下黨政正職5名。加大從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村任職過的選調生、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五方面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力度,選拔“五方面人員”34名。換屆后,鄉鎮領導班子平均年齡36.5歲,其中35歲以下的占32.2%,實現素質明顯提升、年齡大幅下降、能力顯著增強“一升一降一強”的目標。

嚴格程序標準,切實把好人選關口。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格落實“九個一律”不得提名要求,按照差額比例要求和推薦人選醞釀、初步人員提名、預備人選確定、代表選舉“四步走”的程序,推薦選舉黨代表1912名。著力保證代表結構比例,選舉生產和工作一線代表1452名,婦女代表369人,普通農(居)民代表782名,各領域先進模范人物代表441名。堅持把代表資格審查貫穿始終,建立了“一考兩審八征求”(“一考”即鄉鎮黨委對初步人選逐一考察;“兩審”即考察組初審、代表資格審查小組全面審查;“八征求”即征求紀委監委、組織、公安、檢察院、法院、信訪、司法、審計等8個部門意見)的代表資格審查制度,考察和聯審代表候選人2151人,取消代表候選人資格15人,確保了代表的純潔性、先進性和代表性。聚焦大會選舉,19名縣級領導參加并指導鄉鎮黨代會,5個換屆指導和風氣監督組提前下沉鄉鎮,對大會籌備召開全方位指導把關,確保了黨代會規范有序。

強化風氣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環境。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嚴格落實“十嚴禁”換屆紀律要求,采取“三個一”(發放一張提醒卡、簽訂一份承諾書、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措施,教育黨員干部知底線、守紅線,發放提醒卡3600多張、簽訂承諾書2500余份、開展談心談話2600多人次。把加強監督貫穿提名推薦、考察公示、大會選舉等各個環節,縣鄉開展風氣監督檢查督查40余次。針對換屆可能出現的風險,建立了提示清單,列出10個關鍵環節33個風險點,提出50余條防范措施。堅持落實“凡提四必”、廉政意見“雙簽字”等制度規定,對2151名代表初步人選、257名兩委委員初步人選從嚴開展組織考察,堅決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帶病提名”。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建立了電話、信訪和網絡“三位一體”舉報平臺,落實“12380”專人接聽受理、限期辦結反饋、快速核查專辦、案件查實通報等6項制度,保障了換屆的風清氣正。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