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列報道之六
讓“老有所養”有“量”又有“質”
——武山縣聚焦“一老”服務讓民生保障落到實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山縣把解決“一老一小”的難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聚焦“一老”服務保障,積極探索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新模式,確保“老有所養”。
排摸建檔登記,精準服務有的放矢。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探索開展村(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新模式,為戶籍在城區半徑3公里范圍內60周歲以上老年人建立老年人檔案,并對全縣60周歲以上經濟困難老年人和特困人員進行評估問卷調查,全面掌握老年人代購基本生活用品、健康管理、家政上門服務、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養老需求。同時,對全縣已注冊登記的15個鄉鎮1662名經濟困難老年人和1681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由社會組織及有資質的企業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健康管理、緊急救援、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居家照料護理上門等精準服務。目前,全縣已有3491位老人主動申請居家養老服務。

借力多元參與,基礎服務溫馨貼心。為有效解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養老問題,動員鼓勵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特別是完全或部分喪失自理能力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通過“先體驗后入住”的方式到武山縣惠民養老院和武山縣社會福利中心(敬老院)集中供養。同時,動員引導監護人無監護照料能力的分散特困人員到養老機構集中供養,重度精神障礙患者送往精神病院治療托養,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集中采購被褥、棉衣等基本生活物資。目前,縣福利養老機構入住特困供養對象105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1681人,符合救助條件的經濟困難老年人1662人。今年來,累計開展撤舊換新被褥衣物1829人次,上門理發、修剪指甲、個人身體局部清潔536人次,老人居室和物品保潔6491次,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和健康指導3082人次,與老年人進行情感交流、陪同聊天215人次,陪同老年人就醫39人次。

突出線上線下,三級聯動服務養老。依托縣福利服務中心“百院萬床”改造提升等項目,大力實施縣、鄉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建成縣、鄉、村(社區)三級功能互補、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機構。同時,依托示范創建居家養老服務線上線下體驗中心,在該縣灘歌鎮上街村、盧坪村,洛門鎮東街村、漢坪村,山丹鎮賀店村,城關鎮陳門村實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樂齡陪伴工程”項目,重點打造提升武山縣居家養老服務線上線下體驗中心,提供形式多樣的線上訂購、線下使用、醫養結合、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服務方式,初步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新格局。目前,福利中心現有護理床位27張,護理床位占比58%,初、中級養老護理員60名,政府購買護理人員18名。

強化宣傳引導,精彩活動讓老有所樂。進一步加大對養老事業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介,不斷加強對人口老齡化及其影響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嚴峻性、緊迫性的認識。扎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基層老年文化活動,寓教于樂,充分展示廣大老年人與時俱進、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思想文化素質。在“中秋”、“重陽”、“春節”等重大節日,積極開展尊老敬老慰問活動,為老年人送去黨和國家的關愛,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讓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