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聯防聯控的第一道防線。武山縣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強化黨建引領、組織推動,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四個一”措施織密社區疫情防控“防護網”,全縣實現11個社區所轄197個小區疫情防控網格化、全覆蓋、無遺漏。

構筑一個體系,靠實責任抓防控。及時下發《關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進一步加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武山縣社區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制定《武山縣加強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網絡包抓責任體系》《社區居民小區疫情防控重點工作任務責任清單》,及時召開縣級領導包抓社區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進一步壓實縣級領導包抓社區、鄉鎮和社區屬地管理、行業部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抓小區責任。11名縣級領導負責包抓11個社區,督促指導、研判調度社區防控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鄉鎮和各社區普遍建立了以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抓、社區黨組織書記及居委會主任負責、社區干部和物業人員為主體共同抓落實的三級網格管理機制。緊盯社區疫情防控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重點任務細化6個方面9項具體工作措施,實現職責任務清單化、措施落實精細化。

織密一張網絡,凝聚合力抓防控。充分發揮社區“大黨委”優勢,做好人員配備和力量統籌,將下沉社區機關單位黨員干部、鄉鎮人員、社區黨員干部、民警、基層醫護人員、物業管理人員、巷樓院長統一納入網格,分配到各小區防控監測點,明確由鄉鎮或社區干部擔任小區卡點組長開展聯防聯控,全縣125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駐縣單位緊密結合“一愛一為”志愿服務活動和社區結對共建,下沉千名黨員干部主動到社區報到服務,參與社區聯防聯控,保障每個小區配備至少3—5名防控人員。及時成立臨時黨支部5個,通過組織倡議、黨員帶頭、自愿報名等方式,廣泛動員轄區企業、小區業主、熱心居民等力量建立志愿服務隊伍,設立防控宣傳、登記排摸、值班值守、采購代辦等志愿服務崗,配合社區做好疫情防控。

推行一套舉措,聚焦重點抓防控。嚴格值班值守,各小區值班點制定24小時輪流值班表,明確責任領導、值班責任人。建立了外來人員登記冊,詳細登記外來人員姓名、身份證號、體溫、健康碼、來源地、電話號碼等基本情況;嚴格人員和車輛出入管理,全面落實非必須不外出和“四必”要求,積極推行“八有五熟知”小區防控防控措施,全覆蓋啟用“門崗出入登記”小程序,最大限度減少居民外出;嚴格小區內部管理和環境消殺,督促物業公司關閉小區內所有聚集性場所,取消各類聚集活動,每天對小區環境、電梯、樓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進行消毒;集中開展外來人員排查登記,組織人員分組逐戶對外來人員及黃碼、紅碼重點人員進行排摸統計、登記上報,做到不漏戶、不漏人;通過張貼提醒式標語、播放小喇叭、微信推送消息等方式,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相關法規政策、生活防疫常識的宣傳,不斷增強居民自我防控意識。

強化一線督導,激勵約束并舉抓防控。縣紀監委、縣委組織部、民政局、作風辦組建4個聯合督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對各全縣各小區防控工作進行全覆蓋督導,隨時掌握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建立現場督辦、跟蹤問效、提醒約談等督導機制,倒逼責任落實,提升工作實效;嚴格落實“八個嚴禁”的紀律要求,強化對疫情防控一線干部執行力考察,以嚴明紀律和過硬作風保障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注重關心關懷防控卡點工作人員,督促相關單位、鄉鎮配足配齊御寒、保暖、防護等疫情防控物資,確保社區管控人員蹲得住、守得好、作用發揮好;“兩新”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職責,通過捐資捐物等方式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全縣32個“兩新”組織黨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84場次,慰問物資達32萬余元。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