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輪疫情防控中,武山縣疾控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流調溯源、核酸采樣檢測、疫點疫區消殺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實的工作。在他們當中,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前線戰士,他們沖在病毒追蹤的第一線,與病毒賽跑,是疫情防控中的“先鋒隊”,他們就是被稱為“病毒偵探”的流行病學調查隊。
流調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要面對病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他們最近14天都去過哪兒,坐過什么交通工具,接觸過什么人,要進行詳細的記錄詢問,摸清每個患者的活動軌跡,追蹤到所有的密切接觸者,并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

流調對于掌握感染者信息,精準阻斷疫情傳播鏈條發揮著關鍵作用。面對狡猾的“德爾塔”病毒,流調隊員運用“快”“問”“聽”三字訣,盡可能將流調工作做得快速準確、全面細致。“快”就是流調速度要快,這樣才能跑在病毒的前面,才能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 “問”就是不厭其煩、事無巨細、持之以恒地問生活中的細節、工作中的軌跡。“聽”就是從對方的言語表述中捕捉關鍵信息,逐步聚焦到所要尋找的密切接觸者,并歸納出患者完整的軌跡圖。
面對來勢迅猛的疫情,流調隊員基本沒有時間休息。為了搶時間、搶速度、搶在病毒前頭,流調組的成員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向前沖,辦公室里凌晨時分挑燈夜戰、甚至通宵達旦是常態。

流調工作不分日夜,所有隊員都是24小時待命,時刻保持戰斗狀態,一旦接到流調任務,必須立馬出發開展排查,為了及時處理信息,有的隊員一天只睡兩小時;有些隊員到現場開展流調、排查風險,常常一整天都顧不上吃飯,有的地方情況復雜,需要花好幾個小時查看視頻監控;還有的同事熬夜寫報告,眼睛都熬出了血絲……大家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卻還是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只想把工作干得快點、再快點。
梳理患者的行動軌跡,摸排風險點位、尋找密接、次密接人員,是流調工作的核心,同樣也是個“大工程”。流調隊員通過和公安、工信等多部門的溝通配合,一次又一次的查健康碼、行程碼、出入登記、付款記錄、視頻監控,甚至需要挨個打電話核實,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一定把風險人員找到并落位管控。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武山疾控人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堅定地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讓疾控這面旗幟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