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1月14日訊(記者 張丁香 張燕燕)本輪疫情初期,人流、物流均按下“慢進鍵”,武山縣蔬菜價格低迷、外銷通道受阻,對此我縣迅速行動、加強調度,通過擴大蔬菜生產、加強產銷對接、暢通流通渠道等方式,做好穩產保供工作,蔬菜滯銷情況得到有效緩解,大部分蔬菜價格出現回暖上漲趨勢。目前,蔬菜日外銷量保持在200噸以上,解了農戶燃眉之急。
武山縣洛門鎮新龍村種植大戶李新成告訴記者:“在疫情發生后,(道路)封閉,蔬菜價格一下子就掉下來了,政府特別重視,辦理(快速)通行證,給咱們的社員辦了大事。一周之內,蔬菜價格恢復到了以前的狀態。”

洛門鎮是武山縣蔬菜產銷重鎮,在大南河流域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的郭莊村,眼下正是蒜苗大量上市的季節。疫情發生以前,村里蒜苗的日銷售量在70至80噸之間,本輪疫情爆發后,銷路阻斷,村支書李小東眼巴巴地看著地里的蒜苗,愁得吃不下、睡不著。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鄉鎮和農業、交通運輸部門,在洛門鎮為20余輛蔬菜運輸車輛辦理了“快速通行證”,確保蔬菜運輸沿途暢通。
“疫情發生之后,車輛不通,社員就很恐慌,怕蒜苗賣不出去。”武山縣洛門鎮郭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小東說:“經過我們村和鎮向上級部門反映,上級部門就給我們運輸蒜苗的車輛辦了綠色通行證,蒜苗能夠運出去了,現在蒜苗價格比去年還好。”

“給運菜的車輛開了綠色通道,所以也沒造成多大的影響,總體來說,今年的蒜苗還是一個大豐收,價錢今年是(每斤)兩塊三左右,今年的價錢比往年還要好點。”武山縣洛門鎮郭莊村村民陳銀海高興的說。

除了做好通行保障外,武山縣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蔬菜產銷對接。一方面對蔬菜生產銷售情況實行“終端把控”,全面排摸蔬菜上市種類、面積、產量等底數,準確掌握購入需求和生產情況,引導蔬菜種植戶合理安排生產,督促冷鏈企業對蔬菜及時進庫儲備,穩定市場預期和蔬菜價格。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和鄉鎮牽頭建立了信息交流群,推進產銷對接。
武山縣洛門鎮副鎮長汪暉睿告訴記者:“洛門鎮聯合了全鎮的蔬菜經濟人和蔬菜大戶組建了洛門鎮蔬菜購銷交流群,及時發布蔬菜的產品供求信息,加強與產地對接,主動邀請外地客商來洛門鎮收購蔬菜。”

記者向武山縣洛門青露果蔬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愛軍了解到:截至目前,訂單收購農戶的各類蔬菜500多噸,農戶的收入比疫情之前大約增加了50%,經過遇冷貯存保鮮后,主要銷往新疆、北京、沈陽、山東等地。

與此同時,為了穩住防疫時期居民的“菜籃子”,武山縣引導超市與產地、冷鏈企業對接收購蔬菜,點對點同城配送,加快縣域蔬菜有序流動,既穩住了群眾的“菜籃子”,也保住了菜農的“錢袋子”,疫情期間全縣蔬菜生產和保供促銷工作基本穩定。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