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月19日訊(記者 王繼明)1月19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索鴻賓帶領調研組在武山縣開展《天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立法調研。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德銀,縣委常委、副縣長趙百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忠平,副縣長劉兵一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武山縣洛門鎮(zhèn)污水管網建設項目、大南河流域洛門二中段、渭北熱源廠、縣城廟峪溝排洪溝治理及城市道路建設地及寧遠生態(tài)園,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等方式,就海綿城市建設管理立法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趙百祥匯報了武山縣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相關部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就《天水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討論,并針對立法的細節(jié)提出意見和建議。
調研組指出,開展海綿城市建設事關城市建設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有效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武山縣要深刻認識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性,緊扣“三新一高”要求,聚焦市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建強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老工業(yè)基地走出高質量發(fā)展新路子”的努力方向,搶抓被確定為示范城市的難得機遇,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步伐。

近年來,武山縣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滲、滯、蓄、凈、用、排”六字方針為引領,全面落實“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三大環(huán)節(jié),采取“雨水集存、水質凈化、有序排放、生態(tài)修復、環(huán)境治理、防洪防澇、智慧管控”等有效措施,持續(xù)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努力打造地綠、水碧、城美的生態(tài)宜居新武山。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