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武山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三新一高”的要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涌現出了一大批作出新貢獻、取得新業績、展現新風貌的先進典型。為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凝聚力量,引導和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向先進模范學習,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百佳模范】專題欄目,全面展示“百佳模范”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為加快建設經濟繁榮、城鄉美麗、生態宜居、治理高效、人民幸福的現代化新武山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馬書寶,縣鴛鴦玉藝術家協會主席。始終秉承用文化藝術專業改變傳統產業,充分發揮玉器藝術產業宣傳引導和平臺輻射作用,以文藝創新豐富鴛鴦玉玉器產品內涵,積極帶動鴛鴦玉特色產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趙春圃,縣書法家協會主席。從事文化工作15年,帶著深厚的書法造詣服務武山文化傳承發展,組建書法家協會紅色文藝輕騎兵18個分隊開展書法“七進”活動,把文化的種子帶進了千家萬戶。

康明生,原縣文廣局退休干部。用鏡頭捕捉瞬間,用光影記錄感動,攝影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其中《牧歸》《萬馬奔騰》帶著深厚的藝術造詣,分別獲第三屆“畫意春天”國際攝影大賽冠軍獎和亞軍獎,用鏡頭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大美武山。

代三海,灘歌鎮代溝村村民。一名地地道道的普通非遺文化愛好者,多年來致力于武山旋鼓舞傳承與保護,被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山旋鼓舞國家級代表性傳人,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稱號。

汪巖,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先后任《中國共產黨歷史(1927-1949)》《人文天水》等著作特邀編委、編委、編輯、撰稿等,主持編纂了《武山縣政協文史資料選編》等文史資料書籍,個人作品獲得多項全國性文學賽事獎。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