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今年,是新一屆武山縣委、縣政府開局之年,也是建設幸福美麗武山新征程的關鍵之年。武山縣將著力做好七方面工作,努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六抓六化六促進”思路和“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對全縣2412戶10258名監測對象全面落實幫扶措施,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強鎮、鄉土產業名村,扶持發展豆角、中藥材、水果玉米等富民產業,實施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扶持、農房抗震房改造、農村供水保障設施等項目,辦好鄉村振興工廠和鄉村就業幫扶車間。用足用好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社會幫扶資源,凝聚協同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抓好勞務培訓和有組織輸轉工作確保全年輸轉勞務12萬人以上,其中脫貧勞動力5.5萬人,創收35億元以上。堅持“武山縣打造優質綠色農產品全產業鏈高地”的目標定位,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推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持續壯大蔬菜產業,全年新建改造設施蔬菜鋼架大棚2200畝,繁育優質種苗5000萬株,建成東梁—西梁9000畝豆角標準化集中示范基地,積極推廣“兩減一增”、綠色防控等先進適用技術,新認證“三品一標”產品2個,新建產地市場5個,新發展蔬菜加工營銷企業2家,抓好隴漿源二期技改擴建、中科云(甘肅)健康農產品加工中試基地等蔬菜精深加工項目建設,全力打造產研加銷為一體的“五十億級”蔬菜全產業鏈。突出做強生豬產業,抓好唐人神集團沿安西溝和高樓斗底、八營等3個養殖場建設,力促生豬屠宰場、肉制品加工廠啟動建設,新建改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10個,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65萬頭,全力打造料養加銷為一體的“五十億級”生豬全產業鏈。扎實推進城關鎮南北兩山、鴛鴦李山萬畝椒園和東梁萬畝蘋果基地建設,改造升級樺林趙坪、洛門牟坪和四門三衙3個規;厣肥痉秷@,加快建設黃芪、黨參、當歸等一批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中藥飲片精深加工。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建成高標準農田2萬畝以上,正常年景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噸以上。加快推進鄉村建設。年內建成龍臺鎮省級和溫泉鎮市級鄉村建設示范鎮,建設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8個、縣級示范村15個,硬化38個村組巷道16.3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清潔能源土炕4000戶,新建改建農村衛生廁所6000座,持續改善鄉村環境面貌。


聚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沒有項目就沒有投資,更沒有發展。全年將實施重點項目80個以上,爭取國家和省級項目資金3億元以上、政府專項債券資金4億元以上。全力爭取項目資金。努力在項目資金爭取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確保全年向上爭取資金27.32億元以上。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縣道308線四門至灘歌段公路改建、周莊渭河大橋、引洮供水二期配套武山縣城鄉供水工程、渭北城區集中供熱工程等17個續建項目,啟動建設縣道211線磐安至楊家寺公路武山段改建、2022年自然村村組道路硬化、榜沙河防洪治理、九立集團商務樓等39個新建項目,全力做好鴛鴦湖公園提升改造、生豬屠宰和肉制品加工廠、5萬噸冷鏈物流二期工程等4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推動全縣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全年旺。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緊盯全縣“十有”優勢,特色農業、礦產建材、文化旅游、加工制造4個重點產業招商專班要大力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主動走出去、請進來,確保全年招商引資總到位資金達到44.2億元,其中省外到位資金42.2億元。強化對接服務,力促山東土地東方發展集團樺林鎮趙坪溝流域土地綜合整治、華能太皇山二期50兆瓦風電等一批簽約項目落地實施。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按照強龍頭、補鏈條,促轉型、聚集群的發展思路,保障祁連山集團武山水泥廠、廣豐糖業等15家規上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最大限度釋放產能。加大企業入規培育力度,力爭全年培育規上企業4家。抓好年產10萬噸山泉水開發、標準化機制磚生產線等工業項目建設,特別是對近期正在洽談的祁連山集團年產2×500萬噸機制砂石骨料、金川銅冶煉工藝技術提升、新泉康鞋業制造武山產業園、華能蔬菜精深加工等工業項目,全力爭取落地建設。年內建成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啟動園區橫一路東段和標準化廠房建設,力促均力塑業、科力兒醫用衛生用品生產等入園項目建成投產。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抓好水簾洞魯班山大景區開發,加快建設水簾洞景區基礎設施游步道項目,啟動建設水簾洞景區游客中心項目,謀劃實施渭川樂善?叼B中心一期、紅色文化產業園建設項目,持續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全面完成龍臺馬年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深入挖掘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等“十種特色文化資源”,積極培育石窟走廊、渭水尋源等“十個特色亮點”,做精做大渭河奇石、寧遠書畫等“十種產品”,力爭旅游綜合收入增長15%以上,著力構建“11711”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著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全面啟動城區渭北綜合市場和東關市場改造提升,力促渭北城市商業綜合體、寧遠國際大酒店盡快投入運營,精心打造渭北商業步行街、西關里美食街、解放路特色小吃街。


統籌抓好城鄉協調發展。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大城區開發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業新武山。高標準推進城市建設更新。按照“城洛一體、五區聯動”的總體思路,全面推進城市更新開發,加快建設渭川大道、城區高速公路北側道路、洛門鎮區停車場等項目,盡快啟動縣城東區渭河人行橋、東順渠城區東段改造、渭北體育休閑公園、渭河城區段堤岸生態環境綜合提升、寧遠生態園改造和寧遠廣場、文體中心廣場、東飛廣場改造提升等項目,謀劃實施渭北東城區污水收集管網及道路附屬設施、洛門鎮區給排水及道路提升、洛門鎮區集中供熱工程等項目,加快渭川盛世、金宸狀元府等15個住宅小區建設,全面完成城區文華街、和平街等區域2萬平方米人行步道改造任務,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互促,大力推進鄉鎮鎮區開發,抓好四門鎮區南濱河路改造、沿安鄉駐地村改造和鄉鎮配農網升級、加油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提高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公廁、停車場管護,推行“路長制”“樓長制”管理模式,規范小區物業服務管理,有效解決交通堵、停車難、秩序亂等“城市病”,讓市民出行更便利、生活更舒心。


突出加強生態保護治理。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牢生態安全底線,讓群眾享受到更多藍天、碧水、凈土。扎實開展突出問題排查整治。迅速開展 “河湖整治、生態保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污染防治、高質量發展、問題整改”等方面突出問題全面排查整治。在河湖整治方面,重點排查整治河流、湖庫沿線非法采砂、侵占河道、亂堆亂棄等“四亂”問題和非法破壞自然岸線、非法排污以及違規超采地下水、過度開發小水電等問題。生態保護方面,重點排查整治各類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建設、非法開采、破壞林地草地濕地、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不到位及相關歷史遺留問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重點排查整治工業園區、城鄉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問題。高質量發展方面,重點排查整治各類項目“高耗能、高排放”等兩高問題,堅決整治違反“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和不落實“四水四定”硬約束的突出問題,推動全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抓好工業、燃煤、機動車和揚塵四類污染源治理,堅決落實河湖長制責任,全力推進渭河干流沿線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加快建設馬力鎮區和四門鎮區污水處理廠、樺林趙坪污水處理站,全力做好縣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榜沙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水環境安全。積極推進農藥化肥減量行動,管好用好鄉鎮垃圾焚燒站和垃圾壓縮站,確保土壤環境不出問題。全力構筑綠色生態保護屏障。統籌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地質災害治理和礦山生態修復,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精心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牧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全年完成造林6萬畝,修復退化草原1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小鎮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4個,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傾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聚焦公共服務提質量。盡快啟用縣一中新校區和城關四幼、洛門三小等學校,建成城關六小、城關五幼、縣二中綜合教學樓、縣職專實訓中心,啟動建設城關六幼、2022年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等項目。謀劃實施縣中醫醫院醫養結合樓,力爭縣人民醫院創建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全面提升醫療健康服務保障能力。聚焦民生改善強保障。集中力量辦好今年省、市、縣列民生實事,堅決做到有諾必踐。全面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突出穩崗就業,優化崗位供給。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持續擴大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參保范圍,做好農民工、失地農民參保工作。聚焦發展安全防風險。嚴厲打擊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努力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牢牢守住食品藥品安全、防震減災等領域風險紅線,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加強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山。


全面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深化改革各項政策措施,以改革激發動力,以開放增添活力,挖掘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十要十嚴禁”要求,不斷提升政務、市場、融資和法治環境。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盡快建成啟用縣級運營指揮中心,逐步實現數字交管、智慧城市、高清視頻會議等系統平臺歸集聯通,形成數字政府管理矩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嚴格落實“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堅決避免行政審批“體外運轉”,著力推動武山商會做大做強,全年完成“個轉企”100戶以上,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家。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持續加強與“絲綢之路”沿線地區城市的交流互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不斷深化與天津寶坻區、深交所的合作交流,積極推進經濟社會共建共享。認真謀劃籌辦蔬菜博覽會、祈福文化旅游節、油菜花海觀光節等品牌節會,集中展示推介武山投資環境、產業優勢,努力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