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3月30日訊(記者 閆君蘭)今年以來,武山縣四門鎮下灣村以創建鄉村建設市級示范村為抓手,結合城鄉共治百日攻堅“六大行動”,補短板、育產業、抓治理,初步建成了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村風文明的美麗村莊。
下灣村位于四門鎮東北部,轄3個自然村252戶1158人,總耕地1258畝,逐步形成了以勞務、蔬菜、花椒為主導,飼草玉米、水稻、養殖多業并舉的產業發展體系。

立足交通便利、生態良好、水資源豐富的實際,按照保存記憶、留住鄉愁、彰顯特色的原則,通過邀請鄉賢商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醞釀等形式,充分征求村民意見,結合村莊產業發展、建設用地、項目布局等,高質量編制了實用性村莊規劃,形成了“一巷一韻、一步一景”的美麗村莊格局。

投入資金160萬元,硬化巷道6條3000平方米,新修產業路2條2.4公里、排洪溝堤防510米,改造、襯砌渠道340米,疏通灌渠3.5公里,安裝景觀防護110米,栽植花齊1.2公里。

整治撂荒地120畝,扶持引導群眾種植花椒350畝、飼草玉米110畝。特別是充分利用大南河豐富水資源,創新推出了魚稻共生的產業發展根式,示范引領群眾養殖草魚、紅魚3萬尾,種植南河貢米25畝,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按照“十要十不要”要求,新建、改建衛生廁所210座、公廁2座,拆除塌房爛院13處,危舊墻體450米,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1處、農耕最觀園1處。常態化開展“一愛一為”志愿服務活動,建設垃圾池3處,購置垃圾清運車1輛、垃圾桶30個,配備保潔員8名,完善了垃圾收集、轉運機制,實現了村戶廚廁潔、庭院美、巷道凈、環境靚。

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健全完善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合一”的村莊治理新體系,廣泛開展黨員戶掛牌、承諾踐諾、設崗定責等活動,成立了紅白理事會、調解委員會等村民議事組織,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選樹五星級文明戶10戶,美麗庭院40戶。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村風民風向善向好發展,村莊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