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5月11日訊(記者 何慧 趙超 郭永強 王正平)5月10日,記者在馬力鎮萬畝全膜玉米種植片區采訪時看到,早春播種的玉米已經長成了幼苗,一片片梯田覆蓋上了一層嫩綠,一行行幼苗整齊排列,長勢良好。

“我家今年種了30畝的全膜玉米,長的都特別好。”正在地里進行補種放苗的遠中村村民李金順告訴記者,他們家每年種植全膜玉米都在30畝左右,畝產平均在2000斤以上,按照市場價一斤1.3元計算,一年就玉米種植的收入就能達到七八萬元。

近年來,馬力鎮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確保糧食安全,按照“一軸兩翼四片帶”的產業發展布局,堅持宜糧則糧、宜菜則菜的發展思路,以王溝 姚峰 遠中三村為重點,著力打造萬畝玉米種植基地,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力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群眾穩定增收。

“我們遠中村是重要的產糧區,在武漳兩縣遠近聞名,糧食不僅產量高,質量好,很受市場歡迎。”正在地里勞作的68歲老人張建軍告訴記者,因為當地土地較多,玉米種植面積大收益好,群眾在種地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馬力鎮在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的同時,保證了糧食產量,穩定了群眾收入,玉米種植也真正成為了群眾增收的“壓艙石”。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