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7月1日(記者 董世雄 楊博 彭雪 杜鵑)盛夏,武山縣洛門鎮大南河流域的1.5萬畝豆角長勢喜人,當地農戶正抓農時搶豐收。6月28日,在洛門鎮郭莊村的田間地頭,農戶們穿梭其中,忙著采摘綠油油的豆角。一根根成色好、外形飽滿的豆角,很快裝滿了車輛,農戶們一邊裝車,一邊贊嘆著今年的好收成。

“一大早我就起來摘,現在摘了滿滿的一車,這豆角長得漂亮,拿去賣一個好價錢!”郭吉紅是洛門鎮郭莊村村民,今年自家種了1畝7分豆角,現在正是豆角成熟上市的季節。“我已經買了兩萬七千多元了,每天我都和家人一早來到地里進行采摘。”

為了方便當地村民銷售豆角,武山縣設立了專門收購豆角的蔬菜收購點。在青露果蔬有限公司的收購點上,稱重、捆綁、打包等程序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收購商說:“為確保新鮮,裝車后的豆角將采用冷鏈運輸的方式遠銷鄭州、西安、長沙、上海、廣州等23個省市地區,深受廣大外地消費者的好評。”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武山縣大南河流域,大南河流域的豆角是在正月播種,六月上旬上市,平均一畝的產量是6千斤以上,每畝的收入能達到兩萬塊錢。通過我們多年的發展,武山的豆角已達到了‘山川并近’,山區、川區現在都大面積推廣種植豆角。豆角已成為全縣群眾廣泛認可的致富產業,農戶們都親切的稱它為‘金豆角’。”武山縣蔬菜產業發展中心研究所所長趙昱亮說,下一步,將在豆角產業方面繼續加強在全國大市場的宣傳推介和銷售對接,持續做好田間指導和科技培訓,加強病蟲害管理,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提高群眾的種植水平和種植積極性,努力把武山豆角申報為“甘味”農產品,增加武山豆角的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今年武山縣種植豆角6萬畝,其中正茬豆角3.8萬畝,復種豆角2.2萬畝。大南河流域的豆角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16.5萬噸,總產值達2.3億元。截至目前,全縣已經完成正茬豆角種植3.2萬畝,復種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同時,也建成了洛門鎮大南河流域,馬力鎮民武村、楊坪村,楊河鎮軍民村、牛山村,溫泉鎮大莊村、斜坡村,四門西梁,城關康瓦坪等集中連片、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豆角種植示范點,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產業支撐。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