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龍臺—灘歌—山丹
等疫情散了,總要來一趟武山吧!品一品武山人的暖鍋,菜品豐盛,翻滾在鍋中的豆腐、白菜、粉條和肉片,讓人食欲膨脹,胃口大開。品嘗完美食,和小伙伴一起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圣壽寺,去看看這里的最美古建筑。

走進圣壽寺院落,古樹森森,鐘鳴耳耳,一抹馨香撲鼻,院內建筑古樸而莊嚴,殿頂脊獸制作精巧,蓮花滴水、虎頭瓦當,構圖繁密,雕工精細。較好地保留了宋代建筑的風格,罕見的宋元建筑遺存,讓人不禁贊嘆建造工藝之絕奇!



欣賞完圣壽寺唯美的古建,那讓我們一路南行吧!吹著從林原深處蕩來的涼風,看君山壁嶂,聽溪流潺潺,看一席綠茵天地遠,聞飛鳥和蛙聲鳴唱。再往深處,兩側的青山掩映,不見方寸人間。遠處,一棵聳立在云端的小樹,獨自含笑風中,讓人不覺心地開闊,諸事釋然。云中的村落與天相接,是否那里就是世外桃源。





龍臺鎮馬年村,是一個云端上的村莊。這里有萬畝梯田,有萬壽菊香,有青磚伴瓦漆,有云海落斜陽,有小徑盡頭是人家,有花海深處醉蜂蝶?梢缘歉吒╊Ю锝,也可伴著花香談笑在廊道。






與相愛的他(她)走過愛心長廊,約定三世情緣,獲得一生美滿與幸福。在晨光里,在夕陽下,漫步在一幅幅墻畫前,或低頭沉思,或仰頭微笑,或與畫訴說,或相互陪伴,總有一幅丹青能拂去心頭的煩悶,總會有那么一瞬想沉靜在自己的空間,短暫的忘記世界。








玫瑰的紅,萬壽菊的黃,天空的藍,遠處梯田的翠,混和著更多的色彩,把馬年繪成一幅七彩丹青,傲然懸掛在南山之巔。相約在花海,等一份紫色情緣,相約相守,走過漫長的一生,見證了馬年最美的傳說和佳話。




夏日的龍臺鎮董莊村,是一個花的海洋。金黃的萬壽菊鋪滿了鄉間小路,公路兩側的花田一望無垠,十里飄香,游人眷戀。清澈見底的溪流映著藍天、白云和屋舍。愛美的人此刻已經站滿了田間地頭,時而掩面耳語,時而靜若處子,時而拈花一笑,時而成群歡言,盡情的在金色花卷里擺弄著風姿,盡情地徜徉于這一片金色汪洋。做一個天地間最悠閑的過客。閉眼,吟詩釋懷,憶相思,一任清香入鼻耳。










游上河峪美景,品冷水魚仙味。來到董莊村,怎么不品嘗這里的特色美食--“武山冷水魚”。肉質細膩,鮮香,淺嘗一口,唇齒留香。定會讓你愛上這個林泉深處里獨有的味道。



沿著寬闊的四馬公路,一直向西,沿途天高云淡,梯田重疊,綠樹成蔭,村落靜謐在溝壑之間,山巒起伏,綠峰聳立。山梁上的公路,似登天之梯,盡頭定是幸福的彼岸。一路伴著花香而去,一路亦醉在山水之間。




來到灘歌鎮漆莊觀景平臺,腳下是整齊的方塊田地,遠處是層層疊疊的高山梯田,在微光里,天地之間泛著點點金色光斑。站在這里,遙望灘歌古鎮的滄桑亙古,靜聽萬華寺傳來的悠悠鐘聲,還有那立于懸崖之上的魁星閣,宋代的崖壁碑刻,都讓人深感這里的歷史之悠久,人文之璀璨。




林間聽雀聲,溪流照青苔,涼風里寫詩意,綠野間尋心安。夏日的臥牛山森林公園,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走進景區,眼前是一望無垠的林海,綠綠蔥蔥,密密層層,遠看去,樹影婆娑,青煙綠霧漫入眼簾,遮擋著一切的視線。耳畔響起的只有溪水潺潺密林去,一絲涼意入心間。



行至太皇池邊,兩岸青山倒影池中,綠樹藍天相互交融,把水波蕩漾成藍綠色,倚欄遠望,青翠滿目,微波撩人。龍泉,一股水流從百丈懸崖上一瀉而下,飛瀑高掛,如天注水,聲音清脆宏亮,響徹幽幽山谷,讓人忍不住駐足觀賞,靜下心來聆聽大自然最純凈的聲音,霎時心生微涼與舒適,似乎身處仙境而非凡塵。



看完了臥牛山景區,我們沿著賀岷公路往縣城方向出發,沿途森林覆蓋,綠林在野,松柏茂盛。


耳聽喧鬧的車流,我們已經來到了山丹鎮賀店村。這里琳瑯滿目的“鴛鴦玉雕”定會讓你眼前一亮。翠如林,薄似煙,品勝畫,這也許是對鴛鴦玉雕作品最好的評價。勤勞的山丹人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一塊塊蛇紋巖變成一件件色澤溫潤、薄如蟬翼,亮似宮燈、形制精巧的藝術作品。品山丹瓤皮的美味,鑒鴛鴦玉雕的精巧,你一定會不虛此行!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