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8月30日訊(記者 郭永強 何慧 康正東 趙超)處暑過后,天氣轉涼,又一個收獲季到來。武山縣榆盤鎮四灣村,海拔2200米,被“馴化”的樹莓紅了枝頭,惹得蜜蜂“拜訪”。同樣忙碌的還有種植戶和省農科院的研究員:種植戶魏小平一家提著籃子,忙著采摘熟透了的果子;“引路人”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杜久元檢查每棵樹上的果實,詳細記錄數據。

“看這果子大的,今年這效益肯定比去年好,看來還是要用心管理。”魏小平一邊采摘樹莓果實,一邊對旁邊的丈夫和兒子說,“多虧了你們上進去的那一車羊糞,還有前段時間干旱時每天的澆水。”
“莊稼不會虧待有心人!倍啪迷淌趯ξ盒∑郊医衲甑墓芾碡Q起拇指,樹莓成熟,對種植戶來說是一個收成,對他本人來說更是一個豐收。

2012年,作為省農科院農業種子方面的專家,杜久元把試驗田開到了老家武山縣,實現了多年“造福老鄉”的夢想。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在高海拔山區榆盤鎮四灣村開始培育小麥、藜麥新品種。2014年,杜久元在四灣村引進樹莓種植,想通過特色產業種植開啟群眾“莓”好生活。
“樹莓通常生長于山區和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邊,不占用耕地,又營養價值極高,有‘黃金水果’的美譽,發展前景好,所以培育發展這個特色產業!倍啪迷榻B,經過“八年抗戰”,樹莓幾經換代,終于“馴化出了適宜當地生長的品種”。

“我家最開始種了2畝多,經過杜教授的指導,現在已經有4畝多了。”從最開始的試種,魏小平一家愿意“吃這個螃蟹”,去年,她家的樹莓收入超過2萬元,“比種其他作物好多了”。
“目前,經過杜教授的引進推廣,全村樹莓種植超過了20畝。雖然面積還不大,但對我們高海拔山區來說,多了一個種植選擇,群眾增收也多了一個門路!彼臑炒妩h支部書記許文義說,村民已經看到了試驗田里新品種農作物的經濟效益,下一步會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的群眾享受科技成果。

“樹莓真是個好東西,在武山的很多地方適宜種植。現在武山正積極創建全域旅游縣,如果在旅游景點附近或者路上栽上樹莓,等到成熟季節,引來游客采摘,能讓旅游‘變現’。”杜久元表示,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讓樹莓助力鄉村旅游,為旅游賦值,為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添彩。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