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2年武山縣基層黨建工作綜述之四
【編者按】今年以來,武山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四部委《關于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試行)》,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為重點,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為主線,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一張網”,推行“1+3+N”物業服務體系,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兩個覆蓋”,建強“武山社工”黨建服務品牌,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優化頂層設計,靠前站位抓推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印發武山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重點任務清單》,細化了60條具體措施,先后召開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座談會1次、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4次,推動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充分發揮,不斷凝聚工作合力。建立縣級領導包社區、鄉鎮領導班子包網格、轄區單位包小區、班子成員包樓棟、普通干部和社區人員包單元、包戶的“五包”責任體系,成立小區黨支部107個,推選樓棟長537個,單元長1809個,31名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社區調研指導,全縣17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通過層層傳導壓力、逐級靠實責任、協調解決問題,全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突出作用發揮,合理布局抓治理。按照“15分鐘服務圈”要求,合理優化社區規模,新組建城關鎮宜居、陽光2個社區,有效化解社區規模過大、服務管理困難等難題,進一步提升社區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水平。構建“多網合一、一網到底”的網格體系,把黨建、綜治、民政等各類網格優化整合成“一張網”,全縣13個社區198個小區調整優化為85個網格,配備網格員137名。推進網格黨組織應建盡建,成立網格黨支部、黨小組85個,由社區黨組織成員、包抓小區單位黨員干部或社區黨員骨干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實現以“網”管人、以“格”辦事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持續推動行政執法力量下沉,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將20余名政法干警融入社區網格,建立“收集、共商、跟辦、回訪”閉環網格運行機制,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建強骨干力量,夯實基礎抓提升。今年公開選聘專職社區工作者30名、補錄4名,專職社區工作者總人數達到65名,持續為社區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結合人員變動、新建社區等情況,及時補充配備社區黨組織書記3名,選派46名鄉鎮機關干部到社區任職,充實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26名,納入社區工作者管理人員達111名,實現了“每萬城鎮常住人口社區工作者不少于18人”的配備標準。建立“導師幫帶制”,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社區黨組織書記聯系幫帶34名新任社區工作者,專職社區工作者全部下沉社區網格,擔任專(兼)職網格員,全面參與社區服務事項,在社區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積極發揮作用。加強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小區黨組織建設,成立集中安置小區黨支部,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員3名,增強易地搬遷安置小區治理水平。

推進紅色物業,強化引領抓規范。針對小區日益增多、居民訴求多元的實際,成立武山縣物業服務行業黨委,制定印發《實施“紅色物業”工程持續加強和改進物業服務行業黨建工作的若干措施》,通過聯合建、單獨建等形式,組建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3個,向36家物業服務企業下派黨建指導員20名,實現黨建“觸角”向物業行業延伸。探索構建“1+3+N”的物業服務體系,突出物業行業黨委“核心”地位,推行“單位型”“社區型”“專業性”3種管理模式,將小區志愿者、下沉黨員干部、物業從業人員、社區網格員等工作力量統一整合,引導物業企業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吸納3名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擔任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建立“紅色物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1次專題會議,集中研究謀劃工作,解決物業服務、基層治理方面問題,實現了“行業黨委統籌、各級組織協同、黨員群眾參與”的物業管理服務新格局。

壓實行業主責,明確重點抓覆蓋。按照“行業主管、屬地兜管,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思路,建立了由縣委組織部、兩新黨工委牽頭抓總,行業主管部門具體推動的工作機制,依托縣交通運輸局成立交通運輸行業黨委,負責交通運輸及快遞物流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商務、交通運輸、網信等行業主管部門職能優勢,對全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進行“地毯式”摸排,共排摸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組織85個,從業人員747人,黨員27名,建立了“四本臺賬”。從相關部門單位擇優推薦6名黨員干部,擔任26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企業黨建指導員。積極實施暖心服務,依托銀行服務網點、園區企業等,設立“愛心驛站”“司機之家”等6個服務網點。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單位對外賣送餐人員開展集中核酸檢測、交通安全知識培訓5次,增強他們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引導其積極參與城市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發揮好城市“紅色探頭”作用。

深化共駐共建,多方聯動抓成效。健全鄉鎮、社區城市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召開社區“大黨委”會議52次,建立“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服務模式,組織在職黨員認領群眾“微心愿”438個,有效解決群眾“關鍵小事”。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全縣2754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報到,1700多名志愿者協助社區常態化開展小區值班值守、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環境消殺、宣傳引導等工作,劃分黨員責任區215個,用“志愿紅”織密疫情防控網。推動轄區單位與社區互聯互動,對照“三張清單”雙向認領、雙向服務,以“四個一”活動為載體,開展結對共建活動1300多場次,辦結認領問題91項。持續發揮“武山社工”隊伍作用,結合“一愛一為”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環境衛生整治、交通安全引導等活動96場次,引導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治理,推動實現群眾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再到“自己管”,社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