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11月25日訊(編輯 唐文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用好紅色資源’‘弘揚革命文化’,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深挖紅色文化,帶動紅色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期,武山縣在鴛鴦鎮費山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設“紅色課堂”,邀請老黨員、文藝工作者等向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聲聲入耳、深入人心。

武山是一片紅色熱土,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和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1935年9月26日拂曉,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在鴛鴦鎮強渡渭河北上,于當晚宿營費家山。1936年8月,紅四方面軍進駐鴛鴦,在頡門村建立了天水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紅色政權—武山縣蘇維埃政府。2022年8月武山縣費山村紅軍長征教育基地落成。為更好地引導廣大黨員群眾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武山縣依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武山縣在鴛鴦鎮費山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累計開展“紅色課堂”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30余場次。通過講紅色故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讓黨員群眾身臨其境感受紅軍的英勇事跡,持續打響“老黨員講黨史”“打卡紅色基地”等活動品牌,進一步加深干部群眾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激勵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在工作實際中真抓實干、擔當作為,奮力建設幸福美好現代化新武山。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