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二十大·黨組織書記談】
深學細悟提能力 篤行實干謀發展
——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推動各項工作創新局(二)
編者按:學思踐悟強本領,踔厲奮發新征程。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連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通過收聽收看直播、討論交流、專題輔導等多種形式,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大家紛紛表示,要通過深入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目標、新舉措,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不折不扣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大力弘揚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山而不懈奮斗。
為持續深化理論學習、分享學習心得、交流黨建經驗、凝聚思想共識,縣委組織部在“武山黨建”推出《學習貫徹二十大·黨組織書記談》專題欄目,陸續刊發各級黨組織書記、副書記、黨務干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體會、認識感受和計劃打算,集中展示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實干擔當、勇毅篤行的時代風采。

楊河鎮黨委書記包建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些重要論述再次對鄉村振興作出了全面部署,為基層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鄉鎮黨委書記,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大力弘揚建黨精神,以飽滿昂揚的精神狀態、只爭朝夕的拼搏勁頭,在偉大復興新征程上書寫精彩的楊河篇章。一是履行基層黨建主業主責。堅決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注重抓班子帶隊伍,加強村黨組織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在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上下功夫。二是抓實鄉村建設根本任務。把推進鄉村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爭項目、促發展,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村莊整體面貌。聚焦全縣“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積極打造楊河—溫泉生態康養旅游圈。堅持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積極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三是抓強特色產業基礎支撐。把產業振興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支撐,繼續培育壯大架豆、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深入挖掘整理楊河生態資源和地域文化,不斷促進文旅融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四是重視發展民生根本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多行惠民之舉,多辦為民之事,統籌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安全生產、平安建設、疫情防控等工作,切實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高樓鎮黨委書記孫虎林:黨的二十大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報告高瞻遠矚、內涵豐富、鼓舞人心、倍感振奮。作為一名基層黨委書記,我將帶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主動謀劃、篤行實干,不斷推動高樓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是抓班子帶隊伍。充分發揮“班長”作用,帶頭踐行民主集中制、帶頭強化理論武裝、帶頭保持清正廉潔、帶頭推進工作落實,抓強班子、帶好隊伍、嚴管干部,不斷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夯基礎強保障。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認真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工程,持續抓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村陣地規范提升、集體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不斷提升村黨組織的組織力。三是抓產業促振興。圍繞全縣“2+5+N”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抓好玉林溝流域萬畝全膜玉米集中連片種植、八營村千畝帶狀玉米復合種植、泄兵村300畝架豆連片種植、馬跛村500畝馬鈴薯種植、紙碾村500畝冬小麥連片種植、高窯村500畝板栗南瓜等農業示范點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是辦實事惠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狠抓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功能。統籌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切實把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辦成、辦好,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沿安鄉黨委書記李小平: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我將把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努力在全面學習、深入領會上下功夫,牢記“三個務必”,增強工作主動,千方百計抓發展、創新舉措抓治理、竭盡全力抓服務,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創新局。一是堅持不懈抓學習,始終做到政治堅定。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任務,通過舉辦讀書班、集中學習、專題輔導、研討交流、干部講堂、個人自學等方式,突出示范帶頭學、堅持全員覆蓋學、創新方式深化學,分期分批對全鄉黨員干部進行系統培訓,讓大會精神在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名黨員干部中入腦入心。二是千方百計抓發展,堅決扛牢職責使命。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依托全縣“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積極爭取項目建設,著力補齊基礎短板,提升公共服務功能。搶抓太皇山大景區開發機遇,挖掘特色產品,提早筑巢引鳳,通過招商引資、自主經營等方式,動員和鼓勵返鄉創業人士發展現代休閑農業。挖掘資源優勢,積極培育壯大中藥材種植、畜牧養殖等特色產業,打響沿安勞務品牌,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三是創新舉措抓治理,著力建設和美鄉村。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行“主題黨日+群眾說事+志愿服務”制度,結合農村黨員冬訓,組織力量集中辦理一批民生實事,檢驗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圍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先行探索推行村戶門前包環境、包綠化、包秩序“三包”責任制,引導村民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廣泛開展法治講堂、道德講堂和十佳模范、重教家庭、最美家庭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以文化人,凝聚人心,擦亮鄉村文明底色。四是竭盡全力抓民生,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始終做到心貼心換位思考、實打實解決難題,以最大限度服務群眾、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盯教育、醫療、飲水、出行、產業培育等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深入開展農村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行動,完善脫貧人口、低收入人口等重點群體長效幫扶機制。支持高九、李莊、馬蹄溝等村發展特色鮮明的集體經濟,帶動優化產業結構。常態化開展村陣地規范提升行動,推行“評比授旗”制,實行“一門式辦理”,實現群眾有事就近辦、馬上辦,努力把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一個村莊的標志性建筑,真正實現接地氣、聚人氣。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