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武山縣農業農村局按照“六抓六化六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和“2+5+N”現代農業產業布局,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各項農業農村重點工作穩步推進。

從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中安排種植業基地建設資金1583萬元,對集中連片種植區域內的脫貧戶和一般戶采取物化補貼或資金直補的方式進行獎補。落實蔬菜鋼架大棚建設資金2497萬元建設鋼架大棚2270畝。安排“三類戶”到戶產業扶持資金169.466萬元。全縣簽單實施16個保險品種,投保農戶2.57萬戶,實現簽單保費820.8萬元,支付賠款157.6萬元。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全縣播種糧食作物64.12萬畝。堅持蔬菜首位產業不動搖,建成8個蔬菜產地交易市場和7個高原夏菜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新建洛門蔬菜批發市場2萬噸冷鏈物流、隴漿源食品發酵工程中心,引進了玻態干燥、漿水酸菜發酵等蔬菜加工技術,全力打造產銷研為一體的蔬菜全產業鏈。種植豆角6萬畝,畝均收入超過5000元,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金豆角”。全縣蔬菜播種面積達到41.2萬畝。

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340家,各級示范社達到190家,家庭農場達到185家,各級示范家庭農場達到48家。組建了農民合作社輔導員隊伍,聘任輔導員98名,有力促進了合作社的規范建設。

投入專項銜接資金3400萬元,完成5個省級示范村、8個市級示范村和12個縣級示范村建設。投入3075萬元,啟動了50個基礎薄弱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改造衛生戶廁6321戶,栽植行道樹374公里,綠化村莊24個,清理各類農村垃圾10435噸,拆除塌房爛院474戶,清理路渠邊溝663.8公里。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礎任務全面完成,新增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1萬畝,整治撂荒地10.08萬畝,全縣344個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100萬元。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72萬畝,推廣施用配方肥0.88萬噸。舉辦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現場培訓會25場次,示范統防統治面積5.1萬畝次,輻射帶動15.2萬畝次。完成機械耕整地作業95.85萬畝,機播作業22.13萬畝,機收作業29.87萬畝,深松整地6081畝。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25.53萬千瓦。培育高素質農民400人。檢查農資經銷門店345家次,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檢和專項監測工作12批次,檢查各類農業機械500多臺次。

下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3224萬元,全面完成農村廁所建設項目,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力實施旱作農業項目,加速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全面完成農機購置補貼、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高素質農民培育等項目。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