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果園煥發新生機
——武山縣改造老舊果園1054畝提升果品質量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3月7日訊(記者 郭永強 王正平)“最近天氣比較干旱,一定要把水澆透,然后把黑膜及時鋪上……”3月6日,在武山縣潤博果蔬專業合作社果園中,武山縣果業發展中心主任張冬冬帶領技術員對栽樹人員進行技術指導。針對果樹老化問題,今年該合作社申請老果園迭代更新改造項目,對100畝老舊蘋果樹進行改造,種植新品種大櫻桃,讓老果園煥發新生機。

“近年來,老果園更新改造成為發展果品產業最切實的途徑,也是果農最期盼的事情,我們也從項目申報和技術指導上下‘硬’功夫,促進全縣果品產業提質增效。”張冬冬介紹,目前,全縣有一批時間長達三四十年的果園,隨著果樹老化,病蟲害增多,對這些果園改造迫在眉睫。
這幾年,位于咀頭鄉的武山縣潤博果蔬專業合作社櫻桃種植紅紅火火,但旁邊的蘋果樹一直“愁眉苦臉”。今年,通過項目改造,老果園將“舊貌換新顏”。“申報改造100畝的果園,種植更加適合高山氣候的大櫻桃,改造后櫻桃面積將達到380畝。”開春后,合作社負責人陳剛就開始實施果園改造項目了,對于改造更新后的果園,他充滿期待。

果園改造不僅涉及較大的合作社,也傾向于個體果農。洛門鎮蓼陽村是傳統的蘋果種植村,全村蘋果面積近300畝。果農陳軍應家有蘋果園12畝,今年通過項目改造5畝。“這是1986年建的一片果園。通過今年的老果園更新項目,把以前的老紅元帥就都淘汰干凈了,這次就建成富士園了,栽的煙富6號,這個品種這幾年效益相當好。”陳軍應介紹,這幾天抓住春天的有利時機對挖開的豐產溝回填了秸稈和有機肥,馬上就開始栽植果樹了。

果園改造需要技術,果業中心技術員針對果農需要,第一時間送上“技術菜”。“通過前期宣傳和果農實報面積確定好改造地點之后,果業中心的所有技術人員全部分片分區域下去進行技術指導。比如挖樹,挖樹里面主要的技術點就是把所有老樹的樹根全部清理完,再經過土壤消毒,挖豐產溝,填充有機肥、秸稈等,把以前低產的老果園改造成寬行密植的現代化新果園。”武山縣果業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包育祥說。

“今年,在全縣共實施改造老舊果園1054畝,其中老果園挖改建500余畝,高接換優500多畝。改造成功以后,對全縣老果園的提質增效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時在促進果農增收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對于全縣果業發展牽頭人張冬冬來說,發展高質量果品產業任重而道遠,但他信心滿滿。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