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個特別期待的日子——2023年水簾洞文化旅游節盛大啟幕,這將是一個釋放“十有武山”無限魅力的日子,更是打響“西北唯一水簾洞·世界第一摩崖佛”品牌的一場盛會。武山自帶“厚重、大氣、沉穩、端莊”的氣質,握手八方賓客,言歡水簾洞石窟之美,暢游別樣的丹霞之貌,感受千年文化之根,品嘗隴上菜都之味,領略渭川武術之魂······

濃郁的地域風情構成了武山縣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以“山雄、水秀、洞天、泉湯、菜香、魚鮮、文脈、武魂、玉潤、人杰“十有”特色文化資源名揚隴上。雕刻在武山洛門水簾洞懸崖峭壁上的摩崖大佛,始建于北周,歷經五代、宋、元重修,佛身通高42.3米,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佛身周圍開鑿小龕或懸塑造像、繪制壁畫。看一眼定會讓您無法忘懷,拈花一笑,傾倒眾生。在魯班山景區,綿延的丹霞地貌與摩崖大佛遙望靜穆,艷入朝霞,攝人心魄,既展現著雄渾壯美的西部風光,又有鐘靈毓秀的江南景致,讓人細細品玩回味無窮。

胸有萬水千山,自能風生水起。如何進一步擦亮“西北唯一水簾洞·世界第一摩崖佛”金字招牌,2017年,武山縣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幾天來自全國各地及周邊近6萬游客齊聚水簾洞景區登山賞景,祈福納祥。游客或攜妻帶子,或親友相伴,進福門、走福路、過福橋、登福山,納福氣,在許愿帶上寫下愿望,祈福納祥的同時,駐足欣賞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石窟藝術,了解人文歷史和神話傳說,觀看地域文化濃厚的民俗表演,享受祈福圣地福文化的精神盛宴。
以祈福的名義,武山向全世界發出邀請!2020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節將如期舉辦!武山,將再一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世界第一摩崖佛千載傳頌,武山十有祈福的萬代繼承。2022年6月23日,大型秦腔古裝劇《洞天仙歌》在故事發生地水簾洞景區唱響,真情再現主人公李真秀賣繡葬父、送線濟民、智救鳳郞、巧獻壽禮、換糧度荒、月下訴情、紡線抗婚、復活蓮泉、教化“逆民”等情節,這部感天動地秦腔劇目的上演,讓2022第十屆武山水簾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觀光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數萬名群眾集聚這里,欣賞本土戲曲的韻味與魅力。

近年來,武山縣堅持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緊抓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機遇,探索出了一條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融合的全域旅游發展新路子。制定出臺了《武山縣關于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科學編制了《武山縣文化旅游產業“十四五”發展專項規劃》《武山縣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總體規劃》等規劃方案,謀劃提出了“11711”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創新開展了“旅游+N”的方式,精心打造了以水簾洞、木梯寺、禪殿寺為主的石窟文化旅游線路,培育形成了以溫泉湯浴養生、油菜花海觀光、鄉村民宿休憩、果蔬采摘體驗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線路,匠心開發了以紅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館、費家山毛澤東宿營地舊址、武山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為主的紅色旅游線路,讓游客在觀光游覽中深切體悟到文化之美。同時,還主動融入絲綢之路游等主題品牌線路,積極開展精準化、全景式、體驗式營銷活動,中央電視臺《江河萬里行》《探索發現》欄目對水簾洞景區進行了專題拍攝,人民網等媒體對武山旅游產業進行了全面宣傳,有力提升了武山旅游知名度。

今年的水簾洞文化旅游節以“西北唯一水簾洞·世界第一摩崖佛”為主題,6月25日上午在水簾洞景區舉行2023年水簾洞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為“武山十品”和“武山十景”授牌。期間,可同步舉行“如意甘肅·惠享非遺”—全省非遺工坊展銷會、甘肅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象棋比賽、“十有武山·渭川風采”主題展、“十有武山·石窟走廊”武山縣水簾洞石窟文化學術研討會暨渭川文化旅游產業大講堂、“十有武山·渭川論劍”第二屆武林大會、“十有武山·鄉村振興”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發展座談會、“十有武山·興業渭川”招商引資推介洽談、“十有武山·渭川秦音”秦腔惠民演出、“十有武山·古堡尋跡”徒步健身游、“十有武山·味美渭川”特色美食節、“十有武山·渭川風物”文創暨農特產品展銷系列活動,讓賓客零距離欣賞感受“渭川祈福”的盛況、 “渭川遺韻”的驚艷、“渭川文脈”厚重及“渭川古堡”的神秘、“渭川錦繡”巧奪天工,“隴上菜都”會以綠色、科技、健康滿足大家的味蕾。(編輯:王跟萍 李竹青)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