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王越)7月26日,縣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領導小組召開《武山十有》征編工作總結會暨武山縣文史資料征編工作座談會。縣政協主席、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領導小組組長龐明全出席會議并講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領導小組副組長胡麗霞,縣政協副主席許鵬云、孟立瑞、黨榮華、吳健明、張莉及《武山十有》各編輯組、編審組包抓領導,各組組長、副組長和部分編輯人員,縣政協各專委辦負責人參加會議,副縣長、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峰主持會議。

會上,通報了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進展情況及《武山十有》征編工作情況,宣讀了《武山縣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領導小組關于表彰<武山十有>優秀編輯的決定》和《關于組建武山縣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人才庫的通知》,傳達學習了全市政協系統文史資料工作座談會精神,安排部署了全縣文史資料征編工作,宣讀了《關于聘任于海忠等24名同志為縣政協武山縣第十屆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員的通知》,為受表彰的優秀編輯頒獎、贈書,向新聘任的文史資料研究員頒發了聘書,優秀編輯代表作了發言。


龐明全在講話中指出,《武山十有》叢書的編輯出版,凝結著全體編輯人員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是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的階段性成果。一是成績十分顯著,值得肯定。歷時1年零4個月的時間,高質量完成了《武山十有》10卷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關注、認可,成績來之不易。二是經驗十分寶貴,值得總結。在《武山十有》征編工作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縣委王書記在《武山十有》出版發行儀式上的講話中對征編工作作了全面總結,歸納了八個特點和六點體會,還有一些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要通過認真總結,建立常效化的制度機制,更好地推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持續深入開展。三是意義十分重大,值得深化。文化是一種習慣、一種傳承、一種語言、一種風景,是一個民族、一個縣域的靈魂,具有增強民族自信、凝聚時代力量、服務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價值。通過開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可以很好地保護、傳承、展示我縣地域特色文化,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山匯聚強大的精神力量。四是任務十分繁重,值得挖掘。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后續的任務還十分繁重,需要繼續堅持和發揚團結協作、苦干實干的優良作風,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扎實有效的工作,切實把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不斷推向深入。五是機制十分重要,值得完善。在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務實管用的工作機制。對于這些好的機制,不僅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還要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同時,要繼續依托渭川書院、渭川文化產業研究院、渭川文化大講堂、縣內文化藝術類協會等平臺,廣泛組織發動,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推進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動的強大合力。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