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訊(編輯 郭永強 楊巧霞)今年以來,武山縣堅持把發展集體經濟作為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探索多元發展模式,著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蓄勢賦能。前七個月,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突破 5456.19 萬元,村均收入15.86萬元。

突出問題導向、市場導向和資源導向,以提升自主經營性收益為重點,鼓勵各村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產業優勢、資源稟賦等,積極探索實踐,拓寬發展路徑。形成了支部牽頭型、企業引領型、抱團發展型、產業聯盟型、能人帶動型、資產盤活型、多元融合型、入股分紅型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深化“大產業”理念,緊盯全縣“一線六圈”城鄉振興計劃和“2+5+N”農業產業發展布局,以設施蔬菜、高原夏菜、飼草玉米、特色養殖為重點,打造了大南河流域、南北淺山半干旱區、南部二陰山區等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示范帶,帶動各村形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農業產業。注重抱團發展,著眼破解產業規模小、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通過村村聯建、村企共建、合作社聯營等方式,組建了大南河流域蔬菜產業、渭河流域果蔬產業、四門食醋釀造產業等7個產業聯盟黨委,推動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互融共促。突出“一鎮一品”,注重村集體優質農產品品牌打造,通過注冊商標、直播帶貨、對接商超等方式,積極打造榆盤粉條、高樓辣椒、山丹西瓜、四門香醋、溫泉貢米、洛門蒜苗等產業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響“武山品牌”,不斷提升產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