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武山縣以打造宜居宜業幸福美好現代化新武山為目標,以實施重點工程、民生工程項目為切入點,扎實推進市政工程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持續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特色日益彰顯。

一是傾力打造四通八達的城市交通網。投資3億元實施了寧遠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南濱河路西段市政道路工程、棚戶區改造配套設施工程、廟峪河西街道路建設工程、高速公路北側市政道路建設工程等項目,新建改造了渭川大道、南濱河路(西關轉盤至二號橋)、君山路、自由街、繁榮街等市政道路,打通了君山路、公園路,城區市政道路網更加完善,交通布局不斷優化,城區市政道路總長達到43.5公里。


(西關水廠鳥瞰圖)
二是傾力打造功能更強的供熱給排水網。建成總長1.5km的涵蓋電線、通信電纜、給水、供熱等管線的地下綜合管溝,徹底改善城區建設中“拉鏈路”“蜘蛛網”現象。實施了城中村、老城區排水系統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改造雨污管網42.41公里,有效提升城市地下管網承載能力和泄洪能力。西關熱源廠和渭北熱源廠建成運營,城區供熱短板全力補齊。城區第二水源工程和西關水廠凈水車間改造工程建成運營,形成城區雙水源供水保障格局。

三是傾力打造輻射力強的市政園林綠化網。全面實施道路兩側綠化提升改造、景觀打造等工程,高質量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渭北體育休閑公園、南濱河路風情線和西關轉盤城市景觀、高速公路出口景觀等城市生態小綠地,完成了寧遠廣場、文體中心廣場提升改造,在人民廣場和寧遠大道、南北濱河路等主要路段園林綠化進行補植補造,實施了寧遠生態園修復治理和市政、園林、環衛設施改造提升等一批公共服務項目,城區面貌煥然一新。
四是傾力打造更加有效的環境衛生整治網。狠抓城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和常態化整治,研究制定了《武山縣城區環境衛生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和《城區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責任區域劃分表》,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進了環衛市場化項目,建立城區環境衛生分片包干責任制,對城市垃圾進行統一流動收集、轉運、處理,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持續改善。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85支,常態化開展“一愛一為”志愿服務行動,干部職工志愿者參與73.8萬人次,發動群眾志愿者28.58萬人次,形成全域推進環境衛生治理的強大合力。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