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訊(記者 蒲愛民 楊洋 車彤瑤)寒冬時節,走進武山縣沿安鄉白山村,今年剛剛新建的村級黨群活動中心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寬敞明亮、窗明幾凈的辦公室里村干部有條不紊忙碌著。

提起新建的辦公樓,村黨支部書記漆永吉高興地說:“今年,我們爭取項目修建的這個黨群活動中心真的太好了,既改善了村上的辦公條件,方便了群眾辦事,又解決了幫扶隊員居住條件差的問題。”

白山村位于沿安鄉西北部山區,轄3個村民小組3個自然村,以小麥、油菜、柴胡等農作物種植為主。每年的5至7月份,白山村的田間地頭到處是紅艷艷、白粉粉、清香四溢的瓢子,在發展好柴胡種植的同時,村上發動群眾在閑暇之余采摘瓢子,制作瓢子罐頭,產品熱銷上海、杭州等地,2023年除去群眾收入光村集體經濟就有8000多元入賬。

群眾的增收致富離不開村黨支部的帶領示范作用。近幾年,白山村“兩委”立足村情提出了“找準優勢定路子,立足實際上項目”的發展思路,多業并舉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探索“黨建+”發展模式,全力打造“村集體經濟組織+特色產業”模式,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路。

“今年建成的這個玉兔養殖場我們計劃明年開春引進500只育肥兔養殖,不僅能帶動群眾增收,還能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白山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福奎說,下一步,村上還計劃新建一個飼料加工廠,由白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

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作為白山村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正在帶領著全村群眾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