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十景賦
作《十景賦》以為文序:惟寧遠之景觀兮,列十景以供覽之。

(水簾洞蓮花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曰:洞天飛瀑兮,勢若飛龍吐液,綿綿不絕,滟滟長流,無物類可儀比;其形似銀河倒掛,歲歲難終,潺潺不止,少天機共齊姿。逢秋煙以心醉,得明月而神馳。近觀其狀:飛珠濺玉,龍翔鳳翥;遠聽其聲:鳴鳳驚鴻,鸞嘯相隨。嗟!宛宛而不盡兮!

(水簾洞天/攝影 鄧嘉培)
拾階東望兮,壁立千仞,壑深而水遠,道互折以南下翠閣;尋仙北顧兮,天開九重,巖秀以觀云悠,峰重疊而北至金臺。登巉巖下望兮,大佛東向,臨淵而坐,半睜半閉,似笑非笑,高深而不可測也;扶石柱仰看兮,紫氣南來,悟道參禪,如癡如夢,似空非空,遠大不能及哉。有詩云:
檐角風鈴送客去,畫中白象跪如來。
澗邊莫忘亭前坐,但煮清茶飲一杯。

(摩崖夕照/攝影 周亞峰)
此摩崖夕照,非一日之功無以觀完景兮!
且分期以游玩,須數日而攬秀。觀木梯勝境,見龍川河匯聚滂沙河,浩浩蕩蕩,九曲回腸;盤幽徑仙居,看松柏樹參差山桃樹,巍巍蒼蒼,千秋并茂。臨土坡而下,人家萬戶,佳氣盡歸,又見桃源;遇天雨新晴,花木滿山,清香遍布,自增福壽。

(龍臺冷水魚養殖基地/ 攝影 張霄紅)
延川源驅車,過南河路而東越,入灘歌就餐,食冷水魚以養身。食山珍以嘗鮮,品香醋而安神。隨山丹河南去十里,有石橫臥于橋畔,臥牛山之門戶也!

君不見:
百谷俱集,鷂鷹空旋,魚翔淺底;千峰共朝,熊豹出沒,鳥語清新。灌木叢生,枯松倒掛,怪石懸壁;野藤下長,毛竹橫遮,落霞依人。山溪兩分,東進茂林,西同黑虎相望;巖嶂百里,北環高嶺,南與岷州接鄰。皆涌泉碧草,多美味香醇。

(太皇日出/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長風至而波光兮,若昆侖之屏障。勢走青云嶺兮,攬云海之蒼茫。夜宿灘歌兮,朝至太皇。手可摘星辰兮,恐驚玉皇。千里翠蓋兮,綿延天爺梁。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瀟湘。俯瞰三縣兮,咫尺可量。天地可征兮,唯有文章。不可言盡兮,漫步花香。

(龍臺花海/攝影 董曉明)
灘歌繞梁東越兮,花海升于空里,梯田起伏于云中。回問,曰:龍臺花海是也!
于極頂掩觀,沐香風無窮。星星點點,蜂蝶翩躚,忽上忽下,款款雙雙,燕鶯交織,亦西亦東。煌煌熒熒,奪人眼目,奕奕閃閃,如醉酒盅。千山呈麥綠,萬畝盡花紅。燦爛若星列,崢嶸更物豐。四季分明,左右逢源;一望無際,南北互通。
順粱而下,穿林海,過農莊。一路蒼松翠柏,萬家綠柳白墻。犬聲頻起,騾馬無韁。云歸自然,無憂無慮;花落隨意,沐浴斜陽。

(雷山堡/攝影 趙超)
電掣至瞬息,高歌于須臾。攜君山險峻以出萬水千巖,載龍臺斜陽而上三堡九灣。

(三堡九灣涼亭/攝影 李宏翔)
俯視清渭兮,西出雄關。盤龍高巍兮,云煙互攀。得山川于目下,懷氣象在云間。于此抒塊壘以分積郁,同君論人生而納悠閑。置云亭以觀樓宇,望湖泊而照鬢顏。薄暮初下,星光閃閃,滿載三鄉風物以樂;太虛半明,燈影悠悠,盡收一日心情而還。

(魯班山涼亭/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吁!一之日功,可觀北山二景兼魯班奇峰。兩日之功,可達木梯勝境,臥牛曲水之景并須小酒幾盅。第三日可晨登太皇山以觀日出,歸時順路漫游龍臺花海,小憩,須驅車而下,于斜陽游三堡九灣至黑虎亭處,俯瞰渭川西東。四日之功,解疲憊于湯峪溫泉。有詩古風(古風二字可去)云:
月影天光飛白練,瑤池春雨瀉精元
銀河倒掛仙人洞,紫氣升騰碧浪翻
麗人三月行,蓮步似云生。
碧草桃花亂,春風玉佩鳴。
羅裙風瑟瑟,繡傘語鶯鶯。
相繼朝南去,成群出縣城。
磐石如明鏡,徘徊在水中。
人家春掩映,山色樹蔥蘢。
雞犬迎朝夕,溪聲送雁鴻。
巖泉如列陣,遍布在西東。
千巖萬轉仙境去,綠水蕩漾萬壑來。
仙人鑾駕風鳴瑟,百鳥朝鳳時徘徊。
青冥浩蕩,日月照耀。
云霄仰慕,人間筑廟。
拾階而望,松云共攀。
似人間,非人間。
欄桿處,
青煙渺渺翠倚山,綠波漣漪妝鬢鬟。
白玉池中金波浪,仙子從此不思還。
乃問,此人間否?
曰:乃武山溫泉。
又問,君言之過否?
答:
世間千萬泉,名者已無鮮。
幽谷瑤池落,蒼林玉樹懸。
玉壺常醉客,鶴影久參禪。
天上難相見,人間已萬年。

(四門魁星閣/攝影 郭冰凌)
美中不足者,魁星望月,須擇日,待天晴,宜中秋。不可隨性而觀,如有機緣,須攜酒登閣,賦詩攜詠,自是美不勝收。逢十五,萬里晴,詩酒相酬。觀月波,行文章,夫復何求?曰:
千秋窈窕,萬古嬋娟。玉魂皎皎,銀漢綿綿。看素娥之初洗,嘆冰輪之回旋。灼灼而耀其光華,悠悠波于大地;瑩瑩而輝之明澈,裊裊影于青天。舞清影,弄柳煙。撩千里游子,逐大唐謫仙。潤溫如玉,暉淡若纖。問詩朋,當歌,清霄漫飲!呼詞圣,共詠,明月同眠。
中秋明月,白露華林。自縣城沿渭河西上,出鴛鴦至大林山下,已是紅霜浸淫。有峰突起,巍然屹立,氣吞萬象;尋路回望,俯仰高飛,身懸一心。漳河澈如明鏡,山色染似渡金。張繼夜泊,愁絕而對紅葉。后主多情,相思寄于瑤琴。瑪瑙多嬌艷,霜天雄古今。獨步秋風里,多情世難尋。兩手來時空,歸時意滿襟。
嗟呼,余筆拙詞匱,奈何感于鴻朋居鳳山人之邀,更兼余乃本縣之民,詠《武山十景》不敢有推辭之語。故雖筆拙,乃須盡力,唯恐有過。全賦除開篇序處,共轉韻二十二次,溫泉詩分韻七韻,賦文分韻一十五次,方成此文,聊表余心。
作者:馬虎林,甘肅省武山人,中華詞詩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甘肅韻文學會副會長 (來源:武山縣渭川文化研究中心)
(新聞來源:新武山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