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訊(記者 楊彥春 管秋勇 趙超 劉慧茹)風吹麥田千重浪,麥粒漸滿穗金黃。夏至一過,武山縣四門鎮的1.4萬畝小麥逐步進入成熟期,穗穗飽滿,豐收在望。

在四門鎮草坪—麥山5000畝冬小麥連片示范種植基地里,飽滿的麥穗在微風下泛起層層麥浪,麥穗漸入金黃,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美好景象。

“去年先后整治撂荒地400余畝,通過各種方式向群眾宣傳種糧的重要性,落實小麥補貼等惠農政策,高標準建成5000畝冬小麥連片示范種植基地。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能豐收,預計產量300萬斤。”草坪村文書張鵬介紹,草坪村持續抓好農業發展“命脈”,采取引導農戶種植、依托項目發展、村級組織參加、落實獎補政策等有效措施,讓撂荒地長出新希望,帶動村民增收。

夏糧豐收,全年主動。今年,四門鎮在奪取夏糧豐收的關鍵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溝通交流,服務到戶到田,提高耕種管收各環節能力,切實解決種植戶在糧食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

“我們積極銜接縣農業農村局,先后為農戶發放肥料1500噸,打通產業路21公里,引進高產小麥品種。目前全鎮1.4萬畝小麥逐步進入成熟期,我們已提前預定收割機15臺,做好氣象預警監測等保障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四門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東陽說。

據了解,今年四門鎮高質量推動全鎮“25212”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先后建成2個糧食安全生產基地、5個豆角標準化規模生產示范基地、2個蔬菜示范種植區、1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2個中藥材標準化規模生產示范基地,全年種植全膜玉米14700畝、冬小麥13000畝、冬油菜15014.5畝。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