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根,藝術是魂。“十有武山· 影耀華章”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巡展11月28日上午在天津理工大學展出后,參觀者蜂擁而至,師生無不為武山瑰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物產資源、獨特的習俗文化所折服,紛紛表示今后的寫生之地、研學之旅首選武山。
十有武山、遇見寶坻,影耀華章、印象潮白。與此同時,受締結友好幫扶地寶坻區邀請,29日上午,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巡展暨文化交流活動又在天津市寶坻區濃情舉辦。
寶坻區從1994年幫扶武山以來,堅持互訪“不影響”、幫扶“不停頓”、協作“不斷線”、投入“不減少”“想武山之所想、急武山之所急”,全區各級組織及愛心人士從產業、住房、教育、醫療、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援助工作,為武山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兩地群眾之間也結下了深厚友誼。
今年60歲的劉先生是位縱情于山水的性情中人,得知幫扶縣在寶坻舉辦攝影藝術展的消息后,當天上午,他早早的來到展廳,從第一展廳看到第二廳,又從第二廳看到第一廳,生怕漏掉一幅作品,遇見可心的立馬用手機拍下。在題為《太皇日出》的照片前,劉先生不由的發出感嘆:“太美了,武山的這景色。遠處蔓延的山脈,在早陽的照耀下光芒萬丈,近處的花草樹木,彩色繽紛,如夢如幻。”早就聽說武山有世界最大的摩崖浮雕大佛,今天看了大佛的照片,真的名不虛傳,開年的旅游第一站必須是武山,劉先生如是說。
武山的好吃的真多啊!你看,這大片大片的韭菜長的多嫩、多鮮……還有這大櫻桃,隔著照片看也讓人眼饞。寶坻區政府機關的李姐邊看邊和一同來參觀展覽的同事說。還有武山的油圈圈,外酥里脆,香味悠長。去年有朋友給她家帶了一箱,記起那個味道就好想吃,李姐說。
本次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共展出涉及武山“十景、十品、十味、十鮮、十藝”的各類照片100多幅,展出格調高雅、藝術性強、內涵豐富,盡顯武山的人文之美、生態之美、物產之美,讓武山深厚的文化底蘊躍然于觀眾面前,給人一種這里是一處景美人和的地方,盼著您回去看看之感。
寶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楊占嶺在開展儀式上致辭指出,此次“十有武山·影耀華章”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巡展暨文化交流活動,是扎實推進東西部協作,進一步加強兩地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交流合作的又一次新的嘗試,更是促進雙方合作交流、促進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本次攝影藝術展,能夠進一步加強兩地在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積極探索兩地文化旅游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傳承和保護優秀地域文化、宣傳推介優秀文化品牌,以文化人、凝聚共識,持續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希望各位藝術家、文化愛好者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一如既往的關注兩地的合作發展,以更多優秀的文藝作品,展現合作成效,切實為深化雙方交流合作,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展出現場,寶坻區文聯專職副主席白秀霞說:“這次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是寶坻與武山在東西部合作交流上的一次精彩呈現,展出的百余幅攝影作品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十有武山的魅力,將武山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呈現在寶坻觀眾的眼前,讓我們寶坻民眾不出家門就領略到千里之外武山的自然風光和特色物產,增進了兩地人民在文化和情感上的深入交流,豐富了寶坻的文化藝術生活,更為我們下一步的文化藝術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這次攝影展,我感覺武山的民俗攝影作品拍的挺不錯的,拍出來的風景也挺震撼的;武山的風景很優美,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武山看看這些優美的風景”。寶坻區攝影家協會南紹興說。
寶武一家親,攜手創未來。武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劉忠鋒說,武山風物攝影藝術展借助東西部協作機制走進天津,從天津理工大學到寶坻區,兩場巡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譽,這是津甘兩地協作機制、文化交流的豐碩成果,對于提高武山知名度、擴大武山影響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青山常在,碧水長流。劉忠鋒誠邀寶坻的各界朋友來武山走走看看,吃美食、觀美景、泡湯泉……十有武山定不會讓大家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