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山訊(記者 楊彥春 楊洋)春風拂過武山縣龍臺鎮的田野,董莊村的食用菌種植基地里,菌棒如列兵般整齊排布。隨著最后一批菌種完成接種,這個曾以傳統種植為主的村莊,正通過43座現代化菌菇大棚書寫著“一朵菇撐起致富夢”的新篇章。

3月5日清晨,當薄霧還籠罩著村莊,食用菌基地已是一片火熱景象。工人們正進行著精密接力:滅菌處理后的菌棒進入接種車間,經過高溫蒸氣殺菌等工序后,最終被整齊排列。大棚里電子屏實時跳動著環境參數——溫度23℃、濕度75%,精準調控著菌類生長的“黃金比例”。

“天氣轉暖后,自然環境達到食用菌生長條件。現在我們正在將剛運輸回來的30萬棒滑子菇和6萬棒黑木耳菌棒進行養菌處理,整個過程嚴格按照菌類操作規程進行,確保菌種的出芽率。”龍臺鎮董莊村食用菌基地村企聯建負責人令振海說。

董莊村黨支部書記陳小軍介紹,為了確保今年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他們早早地就開始籌備,不僅提前訂購了優質菌種,還對種植設備進行了全面檢修。同時,基地還邀請了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傳授最新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我們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食用菌種植達到了43座大棚,主要種植滑子菇、黑木耳等品種。”在智能溫控大棚里,陳小軍向記者展示著“產業升級路線圖”:2021年試種8個大棚,2022年擴建至22個,今年通過村企共建模式猛增到43個標準化大棚。

龍臺鎮的產業版圖上,食用菌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黃金坐標”。通過“跨村聯合、村企共建、產業聯建”發展模式,食用菌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截至目前,龍臺鎮食用菌種植面積已達60畝,香菇、木耳、滑子菇干菌產量達到60萬斤,通過“線上商城+商超直供”雙渠道,產品已進入周邊城市的中高端市場。隨著春耕生產全面鋪開,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小鎮,正在菌香彌漫中描繪著共同富裕的新圖景。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