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訊(記者 趙超 楊洋)4月16日,一場春日里的研學之旅在城關五小六年級四百多名師生的期待中拉開帷幕。他們齊聚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區,開展“探究摩崖文化 厚植家國情懷”城關五小2025年春季研學活動,將思政課堂從教室延伸至戶外,開啟別具一格的“行走的思政課”。

此次研學,來回徒步約8公里,這不僅是一場對體力的小小挑戰,更是一次對意志的磨礪。一路上,孩子們在行走中親近自然,強身健體;到達目的地后,又沉浸于石窟文化的獨特魅力之中。

石窟前,孩子們好奇的目光緊緊追隨著講解員,每一尊佛像、每一處雕刻都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這次研學不僅是一次文化探秘,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六年級二班車昌昊興奮地表示:“參加這次研學太開心了!我打算把看到的、聽到的寫成作文和詩歌,發在社交媒體上,讓更多人看到家鄉文化有多迷人。” 馬曉彤同學也頗有感觸:“原本我以為文物保護是專家的工作,離我們很遠。但這次研學讓我懂得,宣傳家鄉文化,我們小學生也能出一份力!”

城關五小校長李愛珍介紹,此次研學活動是學校“行走的思政”課建設系列活動之一。學校一直致力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把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行走中求知,在體驗中感悟。水簾洞摩崖石窟擁有世界第一的摩崖大佛,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作為武山本土學校,讓孩子們親近家鄉文化瑰寶,從小培育熱愛家鄉的情感,樹立長大后宣傳、建設家鄉的志向,成為此次活動的重要目標。孩子們對這次研學期待已久,前期做足準備,后續學校還將開展“講好武山故事”等系列主題活動,持續深化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知與熱愛。

通過“文化+自然+實踐”的多維聯動,師生搭建起了獨特的思政學習場景。千年石窟不再是課本上的抽象文字,而是鮮活的文化印記,深深烙印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助力他們成長為兼具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的未來棟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開拓出更廣闊的天地。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