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訊(記者 楊彥春 楊耀斌 劉轉紅)四月的暖陽灑向大地,走進武山縣楊河鎮中梁片區,層層疊疊的地膜在架豆地里泛著銀光,整齊劃一的田壟如五線譜般延伸向遠方,奏響著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近年來,楊河鎮錨定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核心任務,深挖本地資源潛力,因地制宜探索“一村一品”發展路徑,創新盤活資源模式,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其中,地膜豆角產業成為推動發展的強勁引擎。

楊河鎮積極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采用“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的合作機制,在中梁等6個村莊集中連片打造2500畝豆角種植基地,形成規模效應,同時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面積超5000畝。“我們希望通過標準化基地建設,推動全鎮豆角種植朝著產業化、區域化、品牌化方向邁進,讓鄉親們的‘錢袋子’鼓起來!睏詈渔側舜笾飨魰燁=榻B道,這種模式整合各方優勢,實現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為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牛山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讓架豆種植產業煥發出勃勃生機。黨支部充分發揮引領作用,以合作社為紐帶,將農戶緊密聯結在一起,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更筑牢了產業發展根基。為進一步解決群眾種植后顧之憂,村里還建成了架豆農資綜合交易中心。該中心集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功能于一體,有效破解了群眾銷售難、運輸難、缺技術等難題,極大降低了市場風險,農戶種植架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我們村集中連片種植架豆700畝,還帶動周邊發展了2000多畝,架豆產業實實在在地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牛山村黨支部書記牛育祥言語間滿是自豪。

春日的田間地頭,種植戶牛應子正仔細察看土壤墑情,談及地膜架豆王帶來的收益,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罢畬ξ覀冎С痔罅!不僅免費發放支桿、地膜、良種、農藥、化肥,還有技術員手把手教我們病蟲害防治和田間管理!迸有判臐M滿地說,“去年每畝能賣6000塊錢,今年我擴種到4畝,預計收入能突破2萬元!”
如今,在楊河鎮乃至武山大地,像牛應子這樣因豆角受益的農戶還有很多,豆角產業儼然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豆子”,它們正以蓬勃之姿,架起農民致富的新橋梁,為鄉村振興繪就絢麗多彩的畫卷。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