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訊(記者 楊彥春 楊耀斌 彭雪)四月的暖陽傾灑在武山縣城關鎮君山村,9座鋼架大棚與1座三連棟溫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折射出金屬般的光澤。棚內,沁人心脾的花香肆意彌漫,一株株嫩綠的花卉苗舒展著身姿,勾勒出鄉村振興的鮮活圖景。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君山村“兩委”與駐村干部通過深入調研,對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進行細致分析,并結合市場需求,最終毅然選擇了花卉產業作為發展方向。去年11月,3萬株特色月季從云南長途跋涉“落戶”君山,9座鋼架大棚成為月季花苗茁壯成長的培育搖籃,而那座三連棟溫室,則承包給了村內經驗豐富的種花能手,自此,君山村開啟了規模化、專業化的花卉種植探索之旅。

“我們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分散的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駐村干部漆維軍站在大棚前,看著棚內忙碌的村民,自豪地介紹道。這一模式成效顯著,目前已帶動50余戶村民參與到花卉種植當中。不僅如此,君山村還依托花卉種植優勢,延伸出特色農家樂等配套產業,真正實現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端穩“金飯碗”。僅4月份,君山村就向縣內各單位、工程隊售出3500余株月季苗,直接收入達21000元。

走進君山村花卉種植基地,宛如踏入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紅的熱烈奔放、粉的嬌嫩柔美、黃的明艷燦爛,各色花卉競相綻放,恰似打翻了的調色盤。村民張妹妹蹲在花田里,一邊仔細地除草,一邊笑著和記者分享:“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心里總牽掛著家里老小。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干活,每月能掙3000多塊,還能照顧家人,日子越過越有奔頭!”和張妹妹一樣,許多村民選擇返鄉就業,花卉產業不僅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更讓整個鄉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產業的蓬勃發展,讓君山村有了更遠大的目標與規劃。“我們計劃打造集花卉種植、觀光旅游、休閑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漆維軍望著連片的大棚,眼中滿是憧憬,“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引進優良品種,開展專業的技能培訓,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我們的目標,是讓‘君山花卉’成為一個響當當的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來賞花、游玩,讓‘美麗經濟’真正美出鄉村振興的新高度。”

從曾經的發展困境,到如今的繁花似錦;從過去的零散種植,到現在的產業集群,君山村的花卉產業不僅綻放出了絢麗的花朵,更結出了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隨著花香飄得越來越遠,這個昔日默默無聞的小山村,正向著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目標大步邁進,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留下堅實而有力的腳印。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