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武山縣以“十有武山·文明集市”為主題,組織開展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活動根據群眾需求,設置了志愿宣講、政策宣傳、文化惠民等7個區域,吸引眾多群眾前來“趕集”,為群眾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便民服務和互動體驗,讓“文明集市”成為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的有形陣地,成為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徑。

展演宣講齊放彩 文明之聲入人心
活動現場,主舞臺區精彩紛呈的文藝匯演吸引了市民的眼球,融合武山風土人情與特色物產的《旋鼓舞新韻》《家鄉的油菜花》等節目輪番上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節目間隙,道德模范和“十有”文化宣傳志愿者,用質樸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宣講武山歷史文化、倡導文明新風尚。“聽了道德模范的故事,很受觸動,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需要每個人去踐行。”現場觀眾趙先生深有感觸地表示。

指尖技藝展魅力 互動體驗樂趣多
在“匠心傳承·非遺武山”體驗區,由武山縣文旅局組織的夜光杯雕、刺繡、旋鼓、柳編、磚雕等非遺項目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傳承人現場展示了精湛技藝,令圍觀者驚嘆不已。家長帶著孩子在志愿者指導下嘗試旋鼓、柳編等技藝。“讓孩子親手摸摸、做做,比光看書本印象深多了,能感受到我們傳統文化的精巧。”家長王女士說。
跳蚤市場倡節儉 童趣實踐傳文明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的玩具便宜又好玩!”在城關鎮組織的“童享文明·樂活集市”實踐區。20余名兒童在跳蚤市場上交換、售賣自己的閑置書籍、玩具和手工藝品。孩子們認真地布置攤位、討價還價、完成交易,在實踐中學習著勤儉節約、誠信交易和綠色環保的理念。“我用看過的故事書換到了這個拼圖,特別開心!媽媽說這叫資源再利用。”小學生楊悅涵興奮地介紹著自己的收獲。

云端帶貨促增收 文化傳播添新徑
“家人們看過來!這就是我們武山的‘夜光杯’,它薄如蟬翼,做工精美……”在“網聚武山·云端惠購”直播帶貨區,武山縣商務局組織主播們熱情洋溢地向全國網友推介武山漿水、蔬菜、蘋果等特色農副產品和精美非遺文創。主播陳佳麗在直播間隙介紹道:“這次直播不僅是賣貨,更是宣傳我們武山的文化和文明理念。看到網友對武山特產和文化的興趣,感覺特別有意義”。

全民共建聚合力 文旅賦能共助力
在“創5A·我參與”主題宣傳區,志愿者通過精美的圖片展板、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講解,向群眾展示了天水市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成果、未來規劃以及景區豐富的文旅資源。許多市民在了解情況后,主動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祝福,表達對家鄉創建5A級景區的支持。“武山旅游資源這么好,創建5A是好事!我們老百姓也要從自身做起,文明旅游,為家鄉添彩。”退休教師陳大爺認真地說。

一站服務解民憂 政策春風暖人心
“惠澤民生·政策零距離”服務區堪稱活動現場的“便民大本營”。科技、民政、司法、人社、農業農村、衛健、市場監管、醫保、團委、婦聯、科協等十余家單位提供了涵蓋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健康義診、夏季養生指導、社保醫保咨詢、就業信息、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科普宣傳、消費維權等一站式便民服務。“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這么多部門的服務,問得清楚明白,太方便了!”剛做完健康檢查的張阿姨滿意地說。

翰墨飄香潤心田 古今對話知武山
由武山縣文聯、博物館、圖書館共同組成的“書香文韻·博古覽今”文化惠民區,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在流動圖書館市民們或坐或站,翻閱著精選的讀物,享受閱讀的收獲。流動博物館通過圖文并茂的展板,吸引了不少歷史愛好者駐足細看。書畫展示互動區志愿者揮毫潑墨,現場創作書法、繪畫作品。“既能看書,又能了解家鄉歷史,還能欣賞書畫,這個區域內容真豐富,文化味兒十足!”帶著孩子前來體驗的孫女士贊嘆道。
此次活動不僅充分展示了武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十有”資源魅力,更將文明實踐與惠民服務深度融合,是推進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提升城市文明建設水平、助推武山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精神動力。(記者 劉慧茹 趙超)
(新聞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